2009年7月23日星期四

2009年7月12日「窮人的救主」回應與反思(下)

譚牧師應該經過專業的神學教育,對詮釋聖經的原則,應該比我這愚昧的門外漢清楚。詮釋聖經不應只看字句的表面意思,是嗎?因為有些字句是有屬靈的意思的,而且聖經是很有內涵的、有深度的、充滿智慧的,所以應該多方面查考、思想,單從表面去解經,只會令人覺得膚淺的,造就到信徒嗎?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6-17)
站在講壇上的,是否更加要嚴謹呢?不可茍且呢?更不應扭曲聖經以遷就自己講題,是嗎?
這篇將會就譚牧師的講道「窮人的救主」繼續回應與反思。

5. 主耶穌的「一生」與「事奉」
譚牧師說主耶穌的「一生」要做些甚麼,這兩節就可以完全說明了,是嗎?由字句表面來看,只是「傳福音」、「報告」,就這麼簡單的「一生」?
譚牧師又補充說主耶穌的「事奉」,用這兩節經文就可作總結了,甚麼?「傳福音」、「報告」,就這麼簡單的「事奉」?
基督教信仰的中心,釘十字架、復活,在這兩節的那裡表明出來?譚牧師是否應該詳細解釋一下,讓聽眾明白這兩節經文與「釘十字架」、「復活」之間的關係是甚麼?

6. 主耶穌的「使命」
譚牧師所謂天父給主耶穌的「使命」是「宣告好信息」,這麼簡單的「使命」,何必差自己的獨生子來,呼召幾個先知不就行啦?
主耶穌的「使命」是甚麼?一句非常熟悉的金句:「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怎樣「賜」法?絕對不是賜主耶穌來施神蹟、奇事去「扶貧」!
「信他」甚麼?絕對不是「信他」「扶貧」成功!
任何一個基督徒都應該曉得 神怎樣「賜」法、「信他」甚麼。

7. 主耶穌的「能力」來源
譚牧師說主的靈在主耶穌的身上,主耶穌才得著能力去實踐聖父的「使命」,而「主的靈」指的就是聖靈。
如此的話,主耶穌, 神的兒子,自己沒有能力的?能力來源是聖靈?
那麼,主耶穌所施行的神蹟、奇事,是靠著聖靈的能力啦?
「耶穌責備他說:不要作聲!從這人身上出來吧。污鬼叫那人抽了一陣瘋,大聲喊叫,就出來了。」(可1:25-26)有沒有先呼召聖靈?
「西門的岳母正害熱病躺著,就有人告訴耶穌。耶穌進前拉著他的手,扶他起來,熱就退了,他就服事他們。」(可1:30-31)有沒有先呼召聖靈?
「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大痲瘋即時離開他,他就潔淨了。」(可1:41-42)有沒有先呼召聖靈?
...
假如譚牧師認為聖靈一直與主耶穌同在,所以不需要每次先呼召聖靈。約翰福音15章26節「但我要從父那裡差保惠師來,就是從父出來真理的聖靈;他來了,就要為我作見證。」這裡說的「保惠師」就是聖靈,請問譚牧師為甚麼說「從父那裡差」來,不是一直與主耶穌同在的嗎?

8. 以色列人的「使命」
譚牧師說根據以賽亞書所記載, 神給以色列人的「使命」就是「不單享受同 神的親密關係,更加要將「關愛」分享給有需要的人,甚至外邦人」。哦!原來 神給以色列人這麼的一個「使命」,我可真是愚昧無知啊!不過不單單是我,數不盡有多少的聖經學者、解經書的作者、名牧和傳道都很愚昧,大家都以為 神揀選以色列人是為普世的救贖計劃,原來「救贖計劃」即是「將『關愛』分享給有需要的人,甚至外邦人」
「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十二2-3) 神向亞伯拉罕的呼召及應許,叫他成為萬族得福的僕人,譚牧師是否因「關愛」「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十九5-6a)
譚牧師「我的約」是否就是你所說的「使命」?「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與「關愛」是甚麼關係?
「耶和華說:你們是我的見證,我所揀選的僕人。既是這樣,便可以知道,且信服我,又明白我就是耶和華。在我以前沒有真神(真:原文是造作的);在我以後也必沒有。」(賽43:10) 甚麼見證?「關愛」的見證?
「現在他說:你作我的僕人,使雅各眾支派復興,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歸回尚為小事,我還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極。」(賽49:6)
...
照譚牧師所言,如果,世人互相「關愛」,人人憐恤貧窮的人,是否就得 神就喜悅?那麼 神的普世救贖計劃就可以自然由世人成就了,是嗎?

9. 受膏者(主耶穌)來糾正錯失
譚牧師認為以色列人失敗了,他們沒有實踐 神的「關愛」的這個「使命」,點解?譚牧師又引以賽亞書58:4-7說雖然以色列人都很虔誠,但是神都是不滿意這些宗教的生活,因為他們「互相爭競」、欺壓窮人、「以凶惡的拳頭打人」、不理會「飢餓的人」、不接待「飄流的人」,所以以賽亞預言將來會有位受膏者、一個謙卑的僕人(即是主耶穌)來糾正以色列人的這個錯失。哦!真是經典的解構,原來主耶穌是來做「人辦」,示範給以色列人看甚麼是「關愛」,甚麼是憐憫貧窮的人。
請譚牧師看一段應該很熟悉的經文,以賽亞書53章4-10節:「...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從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過呢﹖...耶和華卻定意(或譯:喜悅)將他壓傷,使他受痛苦。耶和華以他為贖罪祭(譯:他獻本身為贖罪祭)。他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
主耶穌不是 神差來糾正以色列人的錯失嗎?為何「被神擊打苦待了」?
主耶穌不是 神差來糾正以色列人的錯失嗎?為何祂要「受」「刑罰」?為何「刑罰」祂「我們得平安」?
主耶穌不是 神差來糾正以色列人的錯失嗎?為何祂要「受」「鞭傷」?為何「鞭傷」祂「我們得醫治」?
原來唔「關愛」如此大罪啊?是死刑啊!
主耶穌不是 神差來糾正以色列人的錯失嗎?為何「耶和華以他為贖罪祭」啊?
譚牧師,世人唔「關愛」貧窮的人,激到主耶穌「出手」來作榜樣?後來還要攪到上「十字架」?世人的罪孽就是不「關愛」貧窮的人?

10. 聖經裡的詞意
聖經裡有許多詞語,是有屬靈的意義的,所以解釋時要看經文的上文下理。返回路加福音4章18-19節,此處的「貧窮的人」、「被擄的」、「瞎眼的」、「受壓制」是指屬靈裡面的意思,請勿只帶人看表面的意思, 神喜悅自己揀選的人是膚淺、無知的嗎?除非...

11. 主耶穌站在貧窮人的一方?
主耶穌在世的時代,以色列的確有許多經濟上貧窮的人,而主耶穌亦是在「低收入」家庭中長大,的確很了解當時社會上貧窮的一群,而福音書既然是記載主耶穌的事蹟,當然就是以充滿貧窮人的社會為背景啦,所以是不是福音書的作者巧妙篇排呢?主耶穌的確很憐憫貧窮的、傷殘的,但是主耶穌是站在「義」的一方,不論是富有的、貧窮的,主耶穌恨惡的不是有錢人或「中產人士」,而是「罪惡」。
譚牧師說因為路加巧妙的篇排「主的靈... 給貧窮的人」,即是主耶穌是是站在窮人一方,而譚牧師認為原因是主耶穌知道窮人比有錢人較容易承認自己太需要恩典。是!的確貧窮人是比有錢人較容易承認自己需要恩典,但是甚麼樣的「恩典」呢?是即時的肉體上的恩典(應該指恩惠)呢?還是屬靈的恩典呢?主耶穌是否「有求必應」的呢?點解那些吃飽了「五餅二魚大餐」的「貧窮人」周圍找主耶穌,譚牧師不是說主耶穌是站在貧窮人的一方,為何主耶穌要避開他們,不餐餐施「神蹟」餵飽這群可憐的「貧窮人」呢?
譚牧師,按你「給貧窮的人」的理解,為何主耶穌唔開「善堂」,餐餐施「神蹟」餵飽窮人,這樣不是解決了那些窮人的最基本的溫飽問題?為何要上十字架?
譚牧師,按你「瞎眼的得看見」的理解,為何主耶穌唔開「醫館」,贈醫施藥,救助那些傷殘的,這樣不是解決了那些「瞎眼的得看見」、「瘸腿的」可行路、... 等醫療問題?為何要上十字架?
譚牧師,按你「被擄的得釋放」、「受壓制的得自由」的理解,為何主耶穌組織政黨(或革命黨),以主耶穌的「號召力」、「魅力」、「神蹟」,一定吸引到大多數的「基層」支持,甚至全世界的貧窮人,一定是最有實力的政黨,更有父神在天的祝福,地上的政權在握,這樣不是「被擄的得釋放」、「受壓制的得自由」嗎?更加可以財富均分,實行「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那麼不是沒有貧窮問題了嗎?為何要上十字架?
...
譚牧師,點解主耶穌要上十字架?

12. 貧窮的例子,有轉移目標之嫌
例一:「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路14:13)意思是「關愛」貧窮的?是!
例二:「又有一個討飯的,名叫拉撒路,渾身生瘡,被人放在財主門口,」(路16:20)
意思是「關愛」貧窮的?不是!請看此比喻的下文,就明白主要是說兩種人的結局。
例三:撒該的例子(路19:2-9),譚牧師說他騙了「窮人」的錢,主角是說窮人?請再詳細思想,撒該的故事是罪人悔改的確據啊!不要轉移目標好嗎?
例四:「又見一個窮寡婦投了兩個小錢,就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所投的比眾人還多;」(路21:2-3)是窮寡婦,主耶穌的重點不是「窮」,是說盡心、盡性、盡意、盡力、真誠的奉獻,不要轉移目標好嗎?

13. 耶穌對貧窮人的分析和對策
譚牧師說:「耶穌對貧窮的分析是貧窮人不單是被自己所犯的罪傷害,不能自移,肉體上都可能因為不同程度的殘疾或病患,以至經濟上沒有辦法,自食其力。更慘的是,在當時來說,窮人更加因為缺乏資源和權力,他們可能被人欺壓,這些欺壓可能來自人或來自邪惡的勢力。」貧窮人的苦況是可能來自人與人之間的那種不公平、不公義的待遇,所以主耶穌讀經時特別加上19節:「報告 神悅納人的禧年。」主耶穌只是「報告」哦?口頭上、言語上,點幫助那些貧窮的人「翻身」啊?譚牧師是否暗示 神差主耶穌來幫那些貧窮的人與當權者「講數」,叫他們重新分配資源?恕我愚昧,無知譚牧師這樣解是甚麼意思呢?

14. 主耶穌「身體力行」助貧的例子
譚牧師舉「格拉森被鬼附著的人」為例,話主耶穌為那人趕走身上的「群鬼」後,叫他回家去,不要跟隨祂,譚牧師說這是為要幫他重建人際網絡,使窮人的關係得以復和哦?唔明白,明明叫他不要跟隨祂,要他獨自一人回去,這樣點叫「幫」啊?靠自己點重建人際網絡啊?如此解釋,不合附常理!
譚牧師又舉「稅吏長撒該的故事」為例,話主耶穌「給面子」撒該到他家去,如此恩典,令撒該的名聲得以重建,失喪的有錢人,得神的恩典後,心靈重建後,馬上分享財富兼「加碼」賠償窮人,如此就好似恩年、禧年哦!財富得到再分佈,「這是好消息,This is gospel」。撒該,一個稅吏長,財富有多少啊?唔通「富可敵國」嗎?最多只是幫助到一部份的窮人,如此就好似恩年、禧年嗎?對幫助到的,就或者是好似恩年、禧年,甚至是好消息,但總不能以偏概全是嗎?其他的貧窮人呢?點算?

15. 聖經是無「滅貧」
譚牧師引用馬太福音26章11節「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與申命記15章11節上「原來那地上的窮人永不斷絕」來說,就是因為「常有窮人」和「地上的窮人永不斷絕」,所以按聖經的立場,貧窮的問題是唔會斷絕的,所以原則上聖經是無「滅貧」的。
看哪!與馬太福音26章11節平行的一節在馬可福音14章7節說:「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要向他們行善隨時都可以;只是你們不常有我。」重點不是貧窮問題啊!是說「只是你們不常有我」,你的心裡有沒有主耶穌啊?
申命記15章11節說:「原來那地上的窮人永不斷絕;所以我吩咐你說:總要向你地上困苦窮乏的弟兄鬆開手。」看哪!「總要向你地上困苦窮乏的弟兄鬆開手」不就是扶貧嗎?向那些窮人扶貧?為何刪除了後面的句子?
譚牧師說聖經無解釋點解永遠有貧窮。有!有解釋的!看,因為在「地上」就「窮人永不斷絕」。
譚牧師說原則上聖經是無「滅貧」的。錯!有滅貧的!看,「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或作:回)果子,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以後再沒有咒詛;... 聖靈和新婦都說:來!聽見的人也該說:來!口渴的人也當來;願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啟22:2-17)
譚牧師,有無看過以賽亞書65章17-24節:「看哪!我造新天新地;...其中必不再聽見哭泣的聲音和哀號的聲音。其中必沒有數日夭亡的嬰孩,也沒有壽數不滿的老者;...他們要建造房屋,自己居住;栽種葡萄園,吃其中的果子。他們建造的,別人不得住;他們栽種的,別人不得吃;因為我民的日子必像樹木的日子;我選民親手勞碌得來的必長久享用。 他們必不徒然勞碌,所生產的,也不遭災害,因為都是蒙耶和華賜福的後裔;他們的子孫也是如此。他們尚未求告,我就應允;正說話的時候,我就垂聽。」
聖經明明的應許,在新天新地就沒有貧窮問題啦!不是聖經的「滅貧」立場嗎?感謝上帝!阿們!譚牧師信這應許嗎?

16. 三個福音?
譚牧師講了三個「福音」:
第一個(20m25s),譚牧師說主耶穌傳的「福音」就是路加福音4章18-19節:「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這就是「福音」?這是甚麼「福音」?「窮人的福音」?
第二個(24m55s),譚牧師說當撒該一個失喪的有錢人,遇到 神之後,得到 神的恩典(甚麼恩典?),心靈得著重建,自願將他的錢還給人,就好似恩年一樣、好似禧年一樣!財富得到再分佈,「這是好消息,This is gospel」。這又是一個「福音」?這又是甚麼「福音」?
第三個(29m50s),譚牧師說主耶穌認同貧窮人、認識貧窮人、與貧窮人同在,這就是最大的「福音」,就是接納和擁抱。這就是「福音」?而且是最大的「福音」?這又是甚麼「福音」?又是「窮人的福音」?
譚牧師講了三個「福音」,因為對他來說「福音」好似就是「好消息」,假如是如此的話,人類歷史至今有數不盡的「福音」,也怪不得市場上充斥著「...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是懶人的『福音』」、「...電腦用家的『福音』」、...。世俗的世界如何濫用「福音」這詞,我們管不著,由他們自取滅亡,但是,我們是主耶穌基督用生命救贖的過來的,在我們這些稱耶穌基督為主的人,就是基督徒,「福音」只有一個,就是主耶穌基督的「福音」,也就是「 神的獨生子,按肉身來說就是耶穌基督,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被埋葬了,第三日, 神叫祂重死裡復活。」
所以,「福音」唯一指的是主耶穌基督的「福音」,其他的甚麼「好消息」,就不能稱為「福音」。

17. 「福音」另一種生活的角度?(27m38s)
譚牧師說:「無錯「福音」不單是一套好有邏輯、好緊扣的言語,它必須是在這個處處追求利益的資本主義社會提供另一種生活的角度。」甚麼?「福音」是提供另一種生活的「角度」?「福音」不是基督教信仰的中心嗎?是信仰!不是生活的角度!
譚牧師詮釋他的「角度」,原來他說的「福音」的「生活的角度」是:「『福音』不斷見證主耶穌的救恩能夠解決人靈性的需要,但是又及時、又甘心與窮人分享資源,甚至挑戰一切不公平的制度,為窮人脫去他頸上的軛。」
「解決人靈性的需要」,這就是那些甚麼「社會學」、「心理學」等世俗的學問所說的「人需要宗教來解決人靈性的需要」,如此,信甚麼都是一樣的,不管信的是基督教、佛教、回教、...,因為都有「解決人靈性的需要」的功能。譚牧師為甚麼你「選了」信「基督教」?
「又及時、又甘心與窮人分享資源,甚至挑戰一切不公平的制度,為窮人脫去他頸上的軛」,這與某些政黨的口號差不多,好像共產黨擁護的共產主義,就是要「為窮人脫去他頸上的軛」。看哪!毛澤東就是要「為窮人脫去他頸上的軛」才攪革命的,是嗎?

18. 「道成肉身」是扶貧策略?(28m25)
譚牧師說「道成肉身」是主耶穌最重要的的扶貧策略,他認為主耶穌是用血肉之軀來描寫 神如何關心窮人,點解?譚牧師說因為祂紆尊降貴,出生在一個低收入的家庭,一生與窮人同行,如此就證明 神是多麼關心窮人。原來「道成肉身」是扶貧策略?
看哪!現在還有不少的貧窮人,主耶穌「道成肉身」的扶貧策略成功了嗎?
看看北歐的國家,他們實行的社會福利主義,沒有貧窮人,抽重稅、財富分佈平均,好福利,且國民生活富足,「社會福利主義」多成功。
「道成肉身」是扶貧策略,譚牧師是參考那些著作、聽那些人說的,你知道這樣解釋「道成肉身」,不單單是顛覆了一千九百多年的基督教信仰,而且是強解了聖經!求 神憐憫你!阿們!
「道成肉身」是 神的救贖的計劃!不是扶貧策略!

「社關」對教會是很重要的工作之一,的確,基督徒不能光躲在教會裡,要「出到營外」,藉著關懷「鄰舍」,好像主耶穌曾教導我們要關懷「鄰舍」(參路10:27,路10:30-37)那樣,將上帝的愛,藉著基督徒顯明在世人的眼前。
主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太5:13a)主耶穌又說:「你們是世上的光。...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5:14-16)基督徒是「世上的鹽」、是「世上的光」,是榮耀上帝的兒女!

「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只是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神所喜悅的。」(來13:15-16)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6:9)
「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2:10)
「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或作:體貼)人,」(提前6:18)
「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4:17)
「因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可以堵住那糊塗無知人的口。」(彼前2:15)
「親愛的兄弟啊,不要效法惡,只要效法善。行善的屬乎神;行惡的未曾見過神。」(約三1:11)
聖經多處教導我們基督徒,要「行善」、「行善」、「行善」,我們是「因著信」去「行善」,為著見證 神的恩典、彰顯 神的榮耀,更重要的是將 神的救恩,帶給世人,叫人得著生命,而且是更豐盛的生命(是生命不是人生)。

譚牧師的講道,肯定得人的喜悅、得人的讚賞、得人的掌聲,講幫助貧窮的人,說關懷低收入的人,論「社關」的所謂「福音」,且站在道德的高地,高舉社會公義的旗幟,有誰會反對呢?有誰會非議呢?有誰會斥責呢?
「我現在是要得人的心呢﹖還是要得神的心呢﹖我豈是討人的喜歡嗎﹖若仍舊討人的喜歡,我就不是基督的僕人了。」(加1:10)
我要斥責的是:用世俗的虛談曲解聖經!以虛妄的言語扭曲真理!以虛謬的道理歪曲「福音」!
甚麼「福音」與「福利」兩條腿走路?
請問基督徒高舉的是甚麼?
教會的元首是誰?
是否缺了「福利」,「福音」的路就難行了?
還是有了「福利」,就可容易「勾引」人「入教」?
教會興盛了!人數又破記錄啦!可以誇口啦!可以交賬啦!主耶穌定讚賞的了!
這不是又中了所謂「教會增長學」的毒?
請問譚牧師,牧師主要的工作是作甚麼?
不是傳「福音」嗎?不是救靈魂嗎?不是領人歸向 神嗎?
不是牧養主的羊嗎?不是養壯瘦弱的嗎?不是醫治有病的嗎?不是纏裹受傷的嗎?不是領回被逐的嗎?不是尋找失喪的嗎?(參結34:4)
「社關」是「福音」事工的其中一項,是傳「福音」是其中一條管道。
或許容我打個比喻:
「福音」是靈魂,「社關」、「健關」、「青少」、...等是身體,「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雅2:2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