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歸正福音」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歸正福音」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8月16日星期三

救恩的確據:「你愛聖經所啟示的耶穌嗎?」– RC 史普爾



講章文字版:

「我認識的一些基督徒,他們常常在他們得救的確據與認知中挣扎,那麼,到底一個基督徒怎麼確知他得救呢?」

首先,我要說的是這個問題我聽見許多次,它的確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抽象的神學疑問,它也與你在神面前的地位息息相關,你想藉著它來確定你是否在神的國度裡面。彼得告訴我們,我們欲要「使…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彼得後書1:10 )的話,就要把我們的成聖作為目的。因為,如果我們不能夠確定我們在神面前的身份地位的話,們就會落在各種教義的纏繞中左搖右擺,我們會在各方面都不能站穩,所以我要強調這個問題是多麼重要。現在我來從兩個方面來討論這個問題,一個是神學的角度,另一個是非常實際的角度。我會先從一個實際的角度開始。

當人問我:「我怎麼知道我得救呢?
我會問他們:「你是否全心全意地愛聖經所啟示的基督呢?」幾乎每一次的答覆都一樣,唯當我遇到一個奉行完美主義者給我一個不一樣的答覆之外,幾乎每一次都是一樣,他會注視著我說:「不,我不能做到全心全意地愛祂。

我說:「好吧!」那第二個問題就是:「你能做到按你應當愛祂的那樣愛祂嗎?」顯然,如果他們第一個問題的答覆是「是的」,那麼第二個問題也當然一樣是「是的」。我說:「好的!」現在,無論他們可能所持的確據怎樣,藉著下面這個問題就已經可以打開一條解決疑問的道路了。

我說:「讓我提問第三個問題,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你究竟愛不愛聖經所啟示的耶穌嗎?在你的內心深處,你對新約所啟示的基督有沒有任何的渴慕之情呢?
如果他們回答「是的」,那我就可以說:「好的!若你不是蒙聖靈重生的,你怎麼可能會對耶穌有任何的渴慕之情呢?若你不是蒙神揀選的,你就不可能會蒙聖靈重生;若你是蒙神所揀選的,那麼你就可以肯定你在神面前的身份地位了。

這兒就是整個「稱義」的教義、「揀選」的教義、和所有這些神學內容發揮作用的地方,因為我知道除非我蒙了重生,否則我不可能愛耶穌,而除非神按祂主權的揀選賜給我重生的恩典,否則我就不可能蒙重生。,因此,我的神學就支撐了我的信心,就是祂一定會成全祂已經開始的善工,而我對我的救恩就有完全堅定不移的信心。

---完 ---

尋道者註:

1.  我們必須要確定,我們所愛的耶穌、所渴慕的耶穌、所認識的耶穌完全是出於聖經所啟示的那一位耶穌基督,而不是那個我們憑自己的相像構想出來的耶穌,也不是按屬世的傳統道德、文化背景、甚或政治意識形態所塑造的那個耶穌,更不是電影、小說或某些宗教人士(尤其是天主教、摩門教等異端)憑著對聖經的歪曲所創造出來的那個耶穌,這些都是「虛構的耶穌」、「偽造的耶穌」,拜這樣的「耶穌」就是拜偶像,不管多麼「敬虔」、「投入」其實都是神所憎惡的。看哪!今天世人對耶穌的認識是充滿謬誤的、膚淺的、褻瀆的,甚至許多自稱基督徒的,對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認識和世人一模一樣,實在是可悲的。歸根究底,這是因為他們從來就不認真研讀聖經,不好好思想神的話語,反而沉醉在屬世的事物上。而許許多多的所謂牧師和傳道,都輕忽聖經的教導,不嚴謹的按正意分解神的道,終日所講的都是屬世的虛談,這也並不奇怪,因為聖經早就預言說到:「聖靈明說,在後來的時候,必有人離棄真道,聽從那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的道理。 」(提摩太前書4:1)「 因為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好些師傅,並且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 」(提摩太後書4:3-4)。唉!豈不知神對這些不忠心且不負責任的牧師傳道會怎樣說呢?「我的民因無知識而滅亡。你棄掉知識,我也必棄掉你,使你不再給我作祭司。你既忘了你神的律法,我也必忘記你的兒女。祭司越發增多,就越發得罪我;我必使他們的榮耀變為羞辱。」(何西阿書4:6-7)主耶穌對那些牧師、傳道和自稱基督徒卻不竭力認識祂、順服祂的警告說:「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馬太福音7:21-23)這是非常嚴厲的警告!不是他們失去了救恩,而是這些人跟本從來就沒有得著救恩!

2. 主耶穌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裏去,與他同住。不愛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你們所聽見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來之父的道。」(約翰福音 14:21,23-24)
對主耶穌基督的愛會彰顯出來甚麼樣的記號呢?
萊爾主教(J.C. Ryle)在他的經典著作《聖潔(Holiness)》中列舉出對主耶穌基督的愛會彰顯出來的記號是:
1:喜歡常常想念祂,
2:喜歡聽到有關祂的事,
3:喜歡讀到有關祂的事,
4:討祂的喜悅,
5:愛祂的朋友,
6:為祂的名和祂的尊嚴大發熱心,
7:喜歡和祂溝通對話,
8:喜歡和祂在一起。
 
弟兄姐妹啊! 你愛聖經所啟示的耶穌嗎?

2017年6月3日星期六

「神的義怒」 - 鍾馬田



最近,開展了一個「戰場」,要揭露「福音派」裡的「假師傅」,其中對「神學院」、「教師」、「神學生」有重大影響的一個人,就是提出「保羅新觀」的賴特(N.T. Wright),英國聖公會的一個主教,他不但修改了「因信稱義」的教義,而且更改變了福音的內涵。香港最熱衷於推廣這「異端」的就是中大崇基「神學院」退休「教授」盧龍光,他是香港循道衛理會的「牧師」,在他的「英明」領導之下,中大崇基「神學院」果然走在時代的尖端,引進了不少的「不信」、「懷疑論」、「異教」等的「學者」和教師。主耶穌說得不錯:「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 …所以,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馬太福音7章18,20)看看他們的「果子」就知道,大部份「骨子裡」都是傾向「不信」!

當我藉著John MacArthur的講道摘錄,在Youtube的頻道揭露N.T. Wright的「異端邪說」,結果收到的是許多批評和負面的回應。我並不在乎,因為這敗壞的世界就是這樣,喜歡「以人為中心」,而N.T. Wright的「異端邪說」正正「合附」他們的口味,這也是命定的!

Youtube上看到N.T. Wright否定「神的忿怒」,所以我希望藉著鍾馬田的講道摘錄來駁斥N.T. Wright的謊言和誤導。的確,今天的講台缺乏的正是「神的忿怒」的信息,而充斥著陳腔濫調、不著邊際、虛浮的論到「神的愛」的「講道」,他們所說的「愛」不是以聖經為本的,而是基於潮流文化、媒體輿論導向、「討好罪人」和「以人為本」塑造出來的「愛」,他們將「神的愛」講到好像是那種「不計較對錯」、「包容罪惡」、「放任縱容」、「滿足人私慾」、…的愛。不!絕對不是!神的愛絕對不是這種被那些不負責任、不忠心、不誠實的所謂「牧師」、「傳道」、「神學家」所扭曲了的「愛」。「神的愛」不能與祂其他的屬性相抵觸的,所以,「神的愛」是聖潔的、是公義的,所以,祂的愛絕對不是「縱容放任」、「包容罪惡」的「溺愛」。另一方面,神的愛使祂恨惡一切的罪惡,所以「神的忿怒」正正就是祂的愛對一切的罪惡「憤慨之情」的彰顯!

鍾馬田牧師講的對:「除非我們從神對罪的忿怒這個概念出發,否則我們根本就不能明白神的憐憫,我們根本就不能明白神的愛。只有當我明白神對於罪的忿怒,才能充分明白祂預備的救恩之道、一條得救脫離祂忿怒之道路的意義。如果我不明白前者,也就不會明白後者,那麼我談論神的愛,只不過是不著邊際的矯情造作,實質上就是否定聖經裡「神的愛」這偉大的教義。

以下是講章摘錄的文字版:
我先澄清一個初步的誤解。有些人對於「忿怒」這個詞語的詮釋是完全錯誤的。他們直覺上以為「忿怒」就是某種無法控制之怒氣的表現。他們一想到「忿怒」,就想到某人氣得大發雷霆時臉色蒼白、渾身發抖的情景,那人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以兇暴的態度說話,也作出些兇暴的行為。這其實是對「忿怒」這個詞語的意義抱持相當錯誤、不真實的觀念。有罪的人有時的確會以這種方式來表現出他的「忿怒」,但是,當聖經使用這個詞語來描述神的時候,根本就不能等量等量齊觀。「神的忿怒」是神憤慨之情的彰顯,而神的憤慨之情乃是基於祂的公義。事實上,我們進一步還可以十分肯定地說:根據聖經的教導,神的「忿怒」是神的「愛」的另一面,確實它是拒絕神的「愛」無可避免的必然後果。神是慈愛的神,但神也同樣是公正嚴明、公義的神,如果人摒棄或拒絕神的愛,那麼就要面對的就是神的公正嚴明、公義、與忿怒了。人們一定要知道這點。

這是聖經裡隨處可見的教導,現在就讓我來證明這個論點。在舊約聖經一開始就可以看到,當人在伊甸園中犯罪墮落之後,神來尋找他,對他說話,向他宣告審判。神將他驅逐出伊甸園,「又在伊甸園的東邊安設基路伯和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劍,…」(創世記3:24)。「發火焰的劍」是甚麼意思呢?這要表達的是:它是神正義之劍,它是神忿怒和刑罰的劍,因著人的罪而刑罰他,使他不能回頭來吃生命樹的果子而永遠活著。就在這一開始,神公義的審判和祂對罪的忿怒就藉此彰顯出來了。而且貫穿整本舊約聖經,出現在洪水的故事、所多瑪和蛾摩拉的故事,以及以色列子民多次遭受的刑罰,無論這些刑罰是全國性的,或個人性的。舊約聖經充滿了這件事。神頒佈祂的律法,並且宣告說:人若干犯律法,祂必要刑罰—這就是祂的「忿怒」。當他們干犯律法的時候,神就刑罰他們。祂刑罰個別的人,也刑罰整個國家,就算祂自己所揀選的百姓,祂刑罰他們,將祂的「忿怒」傾倒在他們身上,興起迦勒底人的軍隊,上來劫掠耶路撒冷,將百姓俘擄到巴比倫。這就是神的忿怒與公義的審判的彰顯。「神的忿怒」在舊約聖經中隨處可見的,除非你接受「神的忿怒」這個教義,否則確實無法相信舊約聖經。

當你看新約聖經的時候,不管近代批判這教義的學者用多麼動聽的論調要人相信他們一切的批判,你仍然隨處可見這個教義。新約聖經頭一個傳道人施洗約翰。他說甚麼?他說:「逃避將來的忿怒」、「你們每一個人都要悔改、受洗,才能逃避將來的忿怒。」法利賽人來要受約翰的洗,他看著他們說:「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這是他重要的信息。事實上,這也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自己的信息。然而,最令人驚訝的是就是約翰福音3章16節,這節經文普遍被引用來為神是慈愛的神之最重要的陳述:「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為甚麼?祂為甚麼要這麼做呢?答案是:「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永生之外的另一條路是滅亡,這是約翰福音3章16節所教導的。但約翰福音3章36節講得更清楚:「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換句話說,所有人都在神的忿怒之下,除非我們相信神的兒子,否則神的震怒常在我們身上。還有甚麼比這更為清晰、明確的呢?它出現在愛的使徒約翰所寫的福音書內。

使徒保羅也同樣清楚地教導同一個真理。他對雅典人講道時說:「祂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祂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審判!神的忿怒!我們在羅馬書1章18節讀到:「原來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除了這個,保羅沒有別的福音;他之所以傳講福音,就是因著神的忿怒。在我們正在研讀的這卷以弗所書裡,5章6節,你可以見到同樣的教導。保羅說道:「不要被人虛浮的話欺哄;因這些事,神的忿怒必臨到那悖逆之子。」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一章最後一節,概括他所傳的福音時,也說到帖撒羅尼迦人歸向基督,等候祂從天而降。為甚麼呢?他說因為祂要:「救我們脫離將來的忿怒。」同樣的概念,如果你看啟示錄,會發現一個很引人矚目的片語,記得嗎?論到「羔羊的忿怒」,這似乎是相當矛盾、似是而非的。一隻羔羊,你總會認為羔羊是天真純良、沒傷害性的。然而那裡卻用上這個意味十分深遠的片語—「羔羊的忿怒」,「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那位,祂要憑公義審判世界,「羔羊的忿怒」。所以,認為「愛」與「忿怒」相互矛盾的論調,相當明顯是否定了聖經清晰的教訓。

事實上,我甚至可以這麼說:「除非我們從神對罪的忿怒這個概念出發,否則我們根本就不能明白神的憐憫,我們根本就不能明白神的愛。只有當我明白神對於罪的忿怒,才能充分明白祂預備的救恩之道、一條得救脫離祂忿怒之道路的意義。如果我不明白前者,也就不會明白後者,那麼我談論神的愛,只不過是不著邊際的矯情造作,實質上就是否定聖經裡「神的愛」這偉大的教義。

- 摘錄完畢 -

2017年5月28日星期日

「歸算的義」是甚麼? by 鍾馬田(Martyn Lloyd-Jones)



摘錄文字版:
歸算的義」,它是甚麼?這是我們基督徒整個基督教信仰立場的根基。讓我給你另外一個可以與它互通的詞,就是「因信稱義」。

現今的人不知道這兩個詞是甚麼意思,他當然不曉得,但他必須知道它們是甚麼意思!他仍舊是那個老樣子,就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因信稱義」是甚麼。我不指望他能夠了解它是甚麼。就算你為他不斷的翻譯聖經直到筋疲力盡,他仍然不會明白的。他必須接受教導,不僅僅是在字句上教導,而是要在「聖靈的明證」之下受教,這是需要屬天而來的光照,「因信稱義」,唯獨藉著信心!

這是甚麼?這就是「歸算的義」!這就是保羅在腓立比書第三章所說的,我們必須「穿上」的義。怎麼說呢?無論你的一生活得如何良善,不管你是誰,不管你曾做了甚麼事情,
當你站在神面前的一刻,你就會發現自己是一個無藥可救的罪人,應當被定罪。

你說:「噯呀!可是我打算活出更美好的一生,我決心要改過自新,我打算開始研讀聖經、禱告、行善,我打算要使自己在神面前成為一個義人。」聖經說,你最好立刻停止,因為你根本辦不到。如果你終其一生這樣努力做的話,到頭來你會發現你和開頭時的光景一樣那麼糟。即使你遠離世俗,離群獨居,作一個隱士或修道士,也不能幫助你。為甚麼?因為神是「鑒察人心的」,因為神的標準是絕對的。神不僅僅要求你一點點的良善,神所要求的是: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這是\N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 」(馬太福音22:37-39)

朋友,這就是神的標準。你也許道德高尚,但這不是神向你所要的。看看保羅,看看他曾經是一個何等的模範,宗教上是可誇的。然而這些都是毫無價值的、如糞土、如垃圾。你問:「那人能做甚麼呢?」答案是:「他甚麼都做不到。」這是他首先必須學習到的東西,這也是唯一的方法,使他能對抗魔鬼的冷嘲熱諷。魔鬼會測試你的義,牠有一套測式和標準,牠會嘲笑你的義,證明你的義是多麼無用的。當你為著自己善良的生活沾沾自喜時,魔鬼就會拿出一本書來,讓你看看裡面那人如何貢獻自己的一切。此時,你就會覺得自己甚麼也沒做,不過僅僅是奉獻了自己一些多餘的錢,只是把自己付得起的捐出去吧了。而這裡有一個人卻奉獻了他的一切;於是你所沾沾自喜的、自豪的事物,頓時成了你手上的一堆垃圾。

不!不!這樣不好!發生了甚麼?這就是整個的福音信息:「藉著信神的義」,就是這你看到嗎?由於我們無法達到神公義的標準,所以神差祂的獨生子到世上來,來做甚麼?那麼祂就可以將祂的義賜給我們。這就是它的意思。無瑕無疵,毫無罪穢的神子來到,祂完全順服神的律法,律法的一點一劃都徹底的遵行,祂活出了完全公義的一生;不僅如此,祂為我們的罪承擔了責任,祂親身擔當我們的罪,為我捨己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神藉著祂使我們的罪得到應有的刑罰。祂又使基督從死裡復活,向我們宣告:基督的死已經充分滿足了祂公義的要求。

注意聽啊!「歸算的義」是甚麼意思呢?我會告訴你們,就是這,它是世上最榮耀的事物,
哦!今天早上,我正在傳講一篇福音性的講道,不是嗎?對那些只在禮拜天早上才上教會來的人來說,他們的根基將會隨著福音性的講道而失去。難怪有許多邪惡的夫婦,既不專注,又缺乏根基。朋友,這就是「歸算」的意思,它所發生的事是:「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哥林多後書5:21)換句話說,神把我們的罪「歸算」在祂兒子的身上,將我們所犯的罪當作祂犯的,算在祂的賬上,這就是「歸算」的意思。你把本來屬於某一個人的東西,算到另一個人的賬上。如果某個人欠了債,你把帳簿上他欠的賬轉移到另一個人的賬上,你就把他的債「歸算」到別人身上了。

這是神對待我們的罪的方式。祂把我們的罪「歸算」到祂兒子的身上,祂刑罰祂的兒子就好像刑罰我們的罪那樣。

但這並不是終結,祂不會讓我好像從前的光景那樣,我的罪雖然已經除去了,但這還不夠,
當我來到神的面前,我必須是絕對聖潔的,我必須是完全義的。神是公義,公平,聖潔的,「神就是光,在祂毫無黑暗。」(約翰一書1:5)任何對此漠不關心的人都不能來到祂面前,我必須完全公義。就是這樣,祂把我的罪算在祂兒子的身上,而祂擔當了我的刑罰。於是,因著我信靠祂兒子,神就把祂的義「歸算」在我的身上了。祂把那完全遵守法律的義「歸算」給我。我不能遵守律法,但基督卻遵守到了,祂完全遵守了,祂在律法面前是義的。

神把這義「歸算」在我的賬上,就是祂獨生子的義。祂用義作袍子給我穿上,把一切的義都歸算在我的賬上,所以當我來到神面前的時候,神看見的並不是我,祂看見的乃是祂兒子的義。這義完全的、絕對的覆蓋在我身上,遮蓋了我。這就我要與使徒保羅同聲說:「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並且得以在祂裏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義,乃是有信基督的義,就是因信神而來的義。」 (腓立比書3:8-9)

這個就是「歸算的義」,神把基督完完全全的義算在我的賬上、歸算給我、賜給我。神看我已穿上基督的義,祂就宣告我是一個稱義的義人,律法再也不能控告我了。不被定罪了,律法也不能控告我了,因為我已被這位完美、無瑕無疵神的兒子所遮蓋了,我已穿上了「公義的護心鏡」。

摘錄自鍾馬田牧師(Martyn Lloyd-Jones)的講道"The Breastplate of Righteousness(公義的護心鏡)"。整個講道可以到以下網址收聽:
https://www.mljtrust.org/sermons/the-breastplate-of-righteousness/

2017年5月19日星期五

如果你否認「因信稱義」的話,會有怎樣的結局呢?



使徒保羅在提摩太前書4章1節警告說:「聖靈明說,在後來的時候,必有人離棄真道,聽從那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的道理。

的確!今天藉學術自由之名,出現不少離經叛道、歪曲聖經的假道,尤其是有所謂的神學院出來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N.T.賴特的「保羅新觀」,他用他「高深的學術」語言、「花巧」的辯詞為包裝,將「因信稱義」的教義更改了,同時亦否定了「歸算為義(imputation)」的真理,將神的恩典降格,將神的榮耀奪去,企圖用他的「智慧」來「修正」神藉著聖靈在眾改教家內心動工所成就的歸正之功,以自己的「聰明」試圖凌駕於神啟示的真理。「保羅新觀」使那些欲與背道的羅馬天主教教會重新聯合的,找到了成功的「理論基礎」和教義上的共同點。

豈不知歷世歷代有多少人為堅守「因信稱義」的教義而殉道呢?
豈不知歷世歷代有多少人為堅守「因信稱義」的教義而被逼迫呢?
嘿!賴特和其他認同「保羅新觀」的人士會有這樣的遭遇嗎?
不會!反而出名了、受人推崇備至、得人喜悅。豈不知主耶穌曾說:「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你們就有禍了!因為他們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這樣。」(路加福音6:26)

「因信稱義」的道理不是馬丁路德「發明」的,神早就在聖經裡啟示了,只是經過羅馬天主教會的混亂和蒙蔽,在16-17世紀,神在祂認為最恰當的時候,終於出手撥亂反正,藉著馬丁路德、加爾文、丁道爾等改教家,帶領祂的教會重新歸回正道,從「巴比倫」出來,從敗壞的宗教體系分別出來,不再受羅馬天主教教會的沾穢。

然而,今天有許多不守本份的「神學家」、牧師、傳道人,仍然樂此不疲地「發明」新的「道理」,「連買他們的主他們也不承認,自取速速的滅亡。」(彼得後書2:1)然而,卻吸引了許許多多追求「新道理」、「創新」的牧師、傳道,在他們的講台上,賣弄他們「世俗的虛談和那敵真道、似是而非的學問」。

難道我們已經厭煩純正的道理了嗎?
難道我們已經耳朵真的發癢了嗎?
難道我們已經被蒙蔽而要去聽那些「保羅新觀」之類「鬼魔的道理」嗎?

不!不!不!絕對不能!

主內的弟兄姐妹啊!要警醒啊!

你若否定「因信稱義」的教義,就是否定耶穌基督的福音,而去跟隨「別的福音」,結果就是神的審判、永遠沉淪滅亡啊!

2017年4月16日星期日

保羅所傳的福音精要(三):復活和目擊者 - 約翰.麥克阿瑟(John MacArthur)


救恩的信息總是應該建立在一個高潮之上,這當然也就是保羅遵循的總綱:
弟兄們,我如今把先前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告訴你們知道;這福音你們也領受了,又靠著站立得住,…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並且顯給磯法看,然後顯給十二使徒看;…」(歌林多前書15:1,3-5)

當保羅宣告福音時,他表達出一個歸根究底的問題(暗示或明示),就是人犯罪得罪神,而基督的工作是代替罪人贖罪,一個「挽回祭」藉以平息神的義怒。保羅也強調歷史事實,即基督的確肉身死亡以成就贖罪的工作。當然,這個故事並不止於此,這些事件為保羅福音講道的高潮奠定了基礎。

復活

使耶穌基督的福音成為榮耀真理的好消息在於:「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哥林多前書15:4)用出現在空墳墓的天使的話來說:「他不在這裡,照他所說的,已經復活了。」(馬太福音28:6)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15章中,主要關心的是身體復活的教義,這也是新約書信中最長的一個章節,它的重要性與其長度成正比。在基督徒肯定的所有真理中,對我們的信心來說,沒有一個比相信身體的的確確的復活更重要。當然,由於基督的身體確實的復活了,而且(正如保羅在這個漫長的章節中認真地論證到)它延伸到我們自己身體的復活。沒有這個信仰的教義,保羅說,基督教的一切都變得無關緊要的:「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裡。就是在基督裡睡了的人也滅亡了。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歌林多前書15:17-19)

緊接著的是一個得勝的宣告:「但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哥林多前書15:20)。復活是神對基督贖罪的工作所蓋下贊同的印章。在十字架上,就在祂低下頭、將祂的靈交給神之前那刻,耶穌說:「成了!」在復活中,父神補上了祂的回應「阿們!」。在羅馬書1:4中,保羅寫道基督是「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保羅對雅典的知識分子同樣這樣說:「因為[神]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裡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使徒行傳17:31)換句話說,基督的復活是福音真理的終極證明。

基督的復活是所有聖經真理圍繞的中心點,它代表從前每一個對公義的成就和得勝的盼望,由約伯記19:25-27開始(「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這皮肉滅絕之後,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神。我自己要見他,親眼要看他,並不像外人。我的心腸在我裡面消滅了!」)它是使徒們不可動搖的信仰的基礎,也是他們所宣揚的信息的關鍵點。從聖經的開始到結束,這是神每一個應許活潑的保證,在聖經中描述的每一個神蹟,包括創造,意義上都沒有復活這般重大。

雖然四福音都證明基督已經不斷的預言自己的復活(馬太福音20:19;馬可福音8:31;路加福音9:22;約翰福音2:19-21;10:18),門徒們都先傾向於不相信。當他們發現空墳墓的時候,他們顯然感到驚訝,甚至傾向懷疑。多馬強調說:「我非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總不信。」(約翰福音20:25)

但是經過多次出現,經常出現在多名的目擊者面前,他們非常堅信復活的真理,沒有任何的辯駁、沒有任何的威脅,沒有任何形式的酷刑可以使他們沉默。他們最終都獻上了自己的生命,而沒有否認復活的事實。畢竟,他們看見祂、摸過祂、與祂一同坐席、復活後與祂團契相交。

這也解釋了是甚麼給他們驚人的勇氣和決心,驅使他們將福音傳遍各國各方。「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使徒行傳4:20)

復活的目擊者

目擊者的見證是第四個也是歷史的終點,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章中拿來引證福音的事實綱要。他強調事實不僅僅是在看到基督復活的使徒圈子裡。有數百人見證復活「後來一時顯給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還在,卻也有已經睡了的。」(哥林多前書15:6)

他好像說:「若不聽我所說的,就去問這些人吧!」畢竟,他們很容易就能尋訪到這些人,因為他們已經在羅馬帝國和世界上所有已知的地方開展了事工,宣告基督的信息。用藐視他們那些人的話來說,這些見證耶穌復活的人已經基本上「攪亂天下了」(使徒行傳17:6)。

復活並不像今天在電視前進行的那些宗教儀式那樣,這些都是人造的虛假奇蹟。若要求「電視傳道人」對他所宣稱的奇蹟提出任何仔細的審察,他就會迴避或託詞推搪。

保羅歡迎審察,他多麼肯定他所宣揚的真理,以致於他鼓勵人來審視這真理的證據真偽。並且為要肯定這論點,他強調有充足的目擊者,而且他們也願意為此作見證。

以保羅所說的第一個具體例子:彼得,作為見證來看。貫穿哥林多前書(在加拉太書2:9)中,保羅稱他為「磯法」,相當於亞蘭的「彼得」(源自希臘文的石頭)。他的名字叫西門,但是當西門第一次見到耶穌時,主耶穌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磐石」,亞蘭文叫「磯法」(約翰福音1:42)這就是保羅通常提到他的方式。

從彼得的角度來思考復活的話,對他而言,基督首先在他面前出現這件事似乎是非常奇妙(毫無疑問有點兒尷尬)。當耶穌的生命面臨危險的時候,他惱火地發誓否認祂。彼得完全破碎了,在所有的使徒中,他彷彿最不可能自稱為基督復活的傳道者,因為他感到很羞愧。在這事上,他是一個懦夫、一個哭哭啼啼的人。他最後一次見到耶穌時,他就正在哭泣。

即使耶穌復活之後,彼得也表示出很小的信心,以致於當耶穌吩咐他去加利利那裡等祂來的時候,彼得竟然計劃回去從事捕魚行業,因為他覺得自己根本不適合做使徒和傳道人。他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敏銳地意識到自己有多少次不忠心的明證,他看起來像一場災難。彼得不可能成為在五旬節站出來,並且開始誇誇其談的鼓吹復活的人。

但是耶穌來到他面前,引導他作出對基督的愛的三重宣告,並且託付他去傳道的責任。在五旬節,彼得成為完全不同的一個人。他敢為復活的基督作出這樣大膽的見證,這顯然表明了一個事實,就是他的確看見了復活的基督。

彼得不是要去虛構一個關於基督復活的假故事,也不會準備為自己杜撰的謊言而犧牲自己的性命。彼得,一個曾經被使女指控而退縮、甚至否認自己認識基督的人,最終寧願被倒釘十字架殉道,也不肯否認復活的真理。唯一可以解釋這種徹底的轉變就是基督的復活。

結論

每次保羅總結福音時,他並不一定會提及基督的復活。有時他的重點在於代贖的原則,有時他會強調歸算給信徒的義,有時他將重點放在為我們得著神的寬恕而必須付出的代價上。所有這些要素都是保羅所傳的福音的重要範疇。

但我們不要忽視福音是以歷史事件為基礎的這個事實,然而,首要的是基督的復活是福音真理的印記和核心。

保羅說基督「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或作:耶穌是為我們的過犯交付了,是為我們稱義復活了)。」(羅馬書4:25)基督是「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羅馬書1:4)再說一次,復活是神贊同基督作為「挽回祭」的印記。沒有復活,就不會有福音。

在保羅對福音的概要中,每一個要素都同樣重要。在福音的故事裡,這是一個對關鍵歷史事件所作的靈巧總結。貫穿保羅眾書信,他解釋了許許多多的福音教義,並強調它們的重要性。但是在這段經文裡,他的設計是給予福音歷史一個可能最簡單、最簡潔有力的說明,使人對所有重要的教義能充分理解,而且又蘊涵著對所有重要的教義作出肯定。他羅列出來的每一點都為要確定一個最重要的事實:「…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並且…顯給…看…。

那就是整個福音的信息,其它的部份都是為要作出解釋。

原文網址:https://www.gty.org/library/blog/B170302

2017年4月15日星期六

保羅所傳的福音精要(二):贖罪與埋葬 - 約翰.麥克阿瑟(John MacArthur)


使徒保羅極之認真地要保持救恩信息的純正性,他毫不猶豫地詛咒任何膽敢發表更改或沾污福音的人。

那並不是福音,不過有些人攪擾你們,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但無論是我們,是天上來的使者,若傳福音給你們,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我們已經說了,現在又說,若有人傳福音給你們,與你們所領受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加拉太書1:7-9)

保羅不相信福音是只是屬於神學家和學術界所獨有的的領域。他嚴厲的警告所隱含著的是他的期盼,就是每一個閱讀他書信的人都應該能夠辨別福音的真偽。他傳講的福音不是一個難以理解的奧秘,也不是用混淆的言辭所蒙蔽的信息,他明確且直接地說:「弟兄們,我如今把先前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告訴你們知道;這福音你們也領受了,又靠著站立得住,…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並且顯給磯法看,然後顯給十二使徒看;…」(哥林多前書15:1,3-5)。

今天,我們將來查考這福音的首兩個要素:基督的贖罪和埋葬。

贖罪(Atonement)

保羅不僅要突出基督受死的歷史事實,他要更具體說明:「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這就是「贖罪」的意思。

保羅論據恰恰反映了使徒約翰在約翰一書2章2節所寫:「他(耶穌)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個詞「挽回祭」表達了一個「平息憤怒」的意思。具體來說,這意味著神的公義得著了滿足,或者換句話來說「挽回祭」是一種獻祭藉以平息了神對罪人的義怒。

許多人覺得這樣的概念是­個令人抗拒的概念,這肯定會對普遍流行認為神總是一個善待罪、寬恕罪的祖父這種觀念帶來挑戰。近年來,一小撮處於福音派邊緣的著名作家和教師強調拒絕聖經的宣告,即神祂自己的兒子在十字架上的死是一種「挽回祭」,他們認為這個想法是在標榜「宇宙性的虐兒」。

事實上,這實際上是自由派(不信派)的信仰核心:它強調神的愛,而排除祂的公義和他對罪的忿怒。自由派(不信派)普遍認為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亡只不過是一種敬虔的殉道行為罷了。

然而,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3中的觀點並不是說基督因我們的罪而死。保羅並不是意味基督的死與人類的墮落有些含糊的、玄秘的、虛無飄渺的聯繫,他論點的關鍵是耶穌自願「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祂成就了舊約獻祭制度所預表的一切。祂就是那位真正公義的神如何可以寬恕那些不敬虔、不義的罪人這個難題的答案。

罪的工價乃是死」(羅馬書6:23)、「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希伯來書9:22),這個原則在舊約獻祭制度的日常施行中得到了明確的體現。在利未記17:11中,耶和華對以色列人說:「因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這血賜給你們,可以在壇上為你們的生命贖罪;因血裡有生命,所以能贖罪。

因此以動物獻祭的圖像說明了幾個重要的真理:罪所延伸的罪惡、在律法之下審判的硬性規定,贖罪難以理解的高昂成本,以及神的公義和憐憫。

但是很明顯,動物血沒有真正的或永久的贖罪價值,「因為公牛和山羊的血,斷不能除罪。」(希伯來書10:4)。每日流血的獻祭(出埃及記29:38-42),逾越節無數的羔羊在每年春季被宰殺,每個秋季的贖罪日,公羊和山羊被宰殺,在聖殿中所進行的這些工作從未結束。利未人、歌唱的和守衛的都是「晝夜」輪流供職的(歷代誌上9:33)。舊約的祭司從來沒有坐下來執行職務的,聖殿的家具裡沒有椅子,「凡祭司天天站著事奉神,屢次獻上一樣的祭物,這祭物永不能除罪。」(希伯來書10:11)

顯然,所有的獻祭和儀式都不能為罪提供充分和完全的贖罪功效。它們只是預表,畢竟動物血豈能滿足神的公義要求呢?這個要求就是犯罪的必要死亡。無休止的每天需要不斷的宰殺動物,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它強調了一個真理,一種普通動物的血不能真正的代替有罪之人的生命。

竟然如此的話,那麼舊約聖徒就留下了一個.使人困惑的疑問:如果動物的獻祭不能提供真正和最終的贖罪果效的話,還有甚麼可以挽回神對罪人的忿怒呢?畢竟,神自己說到:「因我必不以惡人為義」(出埃及記23:7)、「定惡人為義的,定義人為惡的,這都為耶和華所憎惡。」(箴言17:15)那麼神如何在不違背自己公義的情況下稱不義人為義呢?

答案就是基督自己願意捨己,代替祂所要拯救的人死。祂是他們的「代罪羔羊」,與所有那些動物的祭牲不同,祂是完美的「挽回祭」,是終極的一個充分的祭物。用彼得的話來說:「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受死,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神面前。…」(彼得前書3:18)保羅贊同說:「神使那無罪(無罪:原文是不知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哥林多前書5:21)

這裡論點就是基督在十字架上代替了罪人,祂是以代表的身份而死,祂代替了他們承受了神對罪的義怒,祂擔當了我們應得的懲罰,這一切都是保羅至關重要的觀點,因此他說道:「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這就是「替代刑罰」的原則,也就是對福音的正確理解至關重要的,基督擔當了我們罪的懲罰,這就是「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的意思。

埋葬(Burial)

當你看到「基督被埋葬」在保羅的哥林多前書15章中列在福音的精要中,你可能會感到奇怪。「基督被埋葬」這點,你不一定能在多數的近代福音派嘗試對福音的基本真理所作的總結中找得到。那麼為甚麼保羅在這裡列出來呢?很簡單,它提供了不可否認的證據證明基督真的死了,十字架沒有隱瞞甚麼。耶穌不是仍然活著,而且安靜地被拐去一些秘密的地方,並且看護著直到恢復健康。基督被釘十字架的故事不是一個巧妙策劃的寓言,也不是一個教導道德的故事。基督真的死了,所有見證祂死亡的人(無論是朋友或是敵人)都肯定這個事實,沒有任何一個目擊耶穌釘十字架的人曾表示祂幸免於難。

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那些兵丁,都是在本丟彼拉多的直接指揮之下,由於祂被掛在十字架上,他們就合法的擁有基督的身體。這些都是專業行刑者,因此,他們就有充分的判斷能力來準確地確定受刑者是否真正的死去了。如果他們對他們自己所指派的工作完成如否有任何的疑問,他們都不會允許將屍體從十字架上移走或交給人去埋葬。

馬可福音15:34-37說約在「申初的時候」(下午3點),當耶穌「大聲喊叫,氣就斷了。」馬太福音27:50在那一刻「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約翰福音19:30說:「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神了。

馬太更詳細的描述了耶穌的埋葬過程:
約瑟取了身體,用乾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墳墓裡,就是他鑿在磐石裡的。他又把大石頭滾到墓門口,就去了。…
次日,就是預備日的第二天,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聚集來見彼拉多,說:『大人,我們記得那誘惑人的還活著的時候曾說:三日後我要復活。因此,請吩咐人將墳墓把守妥當,直到第三日,恐怕他的門徒來,把他偷了去,就告訴百姓說:『他從死裡復活了。』這樣,那後來的迷惑比先前的更利害了!』彼拉多說:『你們有看守的兵,去吧!盡你們所能的把守妥當。』他們就帶著看守的兵同去,封了石頭,將墳墓把守妥當。」(馬太福音27:59-66)

封條」本來是彼拉多自己官方象徵的標誌,類似於用在蠟封和識別正式法律文件那樣,除了下令封印的統治者或行政機關官員外,這種封條是不可以弄破的。「守衛」是由向彼拉多負責的羅馬士兵支隊組成的,這些都是精英特種部隊,而不是軍隊裡次等的兵丁。他們不是那種推卸責任或在工作崗位上開小差的那類兵丁,否則這會要了他們的命。

但是如果價錢令他們心動的話,他們也很容易就被賄賂了。耶穌當天復活的早晨,當他們發現墳墓是空的時候,守衛兵丁和猶太人的官員都拼命掩飾所發生的事情:
祭司長和長老聚集商議,就拿許多銀錢給兵丁,說:『你們要這樣說:『夜間我們睡覺的時候,他的門徒來,把他偷去了。』倘若這話被巡撫聽見,有我們勸他,保你們無事。』兵丁受了銀錢,就照所囑咐他們的去行。這話就傳說在猶太人中間,直到今日。」(馬太福音28:12-15)

就算他們有極小的可能性去說服公眾耶穌從未真正死亡的話,祭司和兵丁肯定會用這個故事來替代一個讓自己的生命陷入危險的故事。所以,「耶穌被埋葬」是福音敘述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是因為敘事它能作為另一個提醒,提醒我們福音是植根於歷史事實,而不是神話故事、人的想像或寓言。好消息不是一個必須得到人理解才去相信的傳說,它不是一種彈性的世界觀能夠與歌林多人的哲學妥協、與學術懷疑論妥協或後現代主義偏好妥協。基督為罪所作的犧牲是一個真實的事件,由無數的目擊者所見,由羅馬官方驗證,我們的主的身體被埋葬了,並且由彼拉多本人將封印封上。

原文網址:https://www.gty.org/library/blog/B170228

2017年4月10日星期一

保羅所傳的福音精要(一):永不變改的福音 - 約翰.麥克阿瑟(John MacArthur)


唯獨一個福音,這個主題的回響貫徹在所有使徒保羅的寫作中,而他的文獻差不多佔了整本新約聖經的一半。雖然他在不同的段落,以不同的視角來強調福音(在”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Paul” 暫譯作《使徒保羅所傳的福音》這本書中,查考了其他幾個突出的篇章:羅馬書3:9-26、哥林多後書5:18-21、以弗所書2:1-10、提多書2:11- 14),然而,他們卻都是一致的,互相呼應、互相協作,成為對救恩教義的一個全面解構。

福音的貫徹始終和完整無缺

若有人以為保羅提出一個修改了的或潤色了的使徒信息版本的話,就必會與保羅對真正的福音獨一性所作的每一個論點相抵觸。雖然,他對福音的闡述比任何其他新約作者更加透徹全面,然而由始至終,保羅從來沒有傳講或寫出任何偏離了基督或祂的使徒們所教導的內容。保羅所傳的福音,與基督宣告的信息和托付於12使徒去傳遍全世界的信息完全是同一個信息。唯獨一個福音,對猶太人、對外邦人都是同樣的一個信息。

保羅並不是假師傅,那些假師傅聲稱說神委托他們去修飾福音、改寫福音,而保羅斬釘截鐵地駁斥這種錯誤的觀念,就是基督差遣祂的門徒們去傳講的信息主題需要作出修改的這個觀念。(哥林多後書11章)

保羅明確的指出,歪曲聖經以導致自我滅亡的最肯定的方式,就是更改福音,就算被動的去容忍那些傳講修改過的福音的人。他嚴厲的告誡讀者要小心「假如有人來另傳一個耶穌,不是我們所傳過的;或者你們另受一個靈,不是你們所受過的;或者另得一個福音,不是你們所得過的;…」(哥林多後書11:4)他說「別的福音」其實與從前用來欺哄夏娃的「品牌」同出一轍,就是出於那古蛇的欺騙技倆。(哥林多後書11:3)

而獨一的、真正的福音在各方面都是無可限量的,同時也能夠清晰的透過歷史事件和神學原則,以最簡潔的字句表達出來。

福音的核心元素

每一個熟悉保羅寫作的人,提到保羅對福音簡潔且扼要的說明時,其中一編首先會想起來的編章,就是哥林多前書15:1-5。保羅本人也將這段經文認定為至關重要的福音真理的摘要。
弟兄們,我如今把先前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告訴你們知道;這福音你們也領受了,又靠著站立得住,並且你們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我所傳給你們的,就必因這福音得救。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並且顯給磯法看,然後顯給十二使徒看;…」(哥林多前書15:1-5)

第3節譯為「我傳給你們最重要的真理」會更好,這是保羅傳給他們的真正的意念,在此我們看到,在保羅的心意裡面,他非常清楚甚麼是福音真理的元素最首要的。然後,他就按著時序繼續概略的勾畫出歷史的事件。他列舉了构成整個福音的四個關鍵事件:基督被釘十字架、祂的埋葬、祂的復活和隨後的顯現。

這是很重要的,原因有下列幾個:
首先,它提醒到福音是建基於真實的歷史,基督教信仰不是一個理論或一個猜測,它不是神秘莫測的,就好像是基於某人的夢境或想象,它不是抽象的哲學或理想主義的世界觀,更不用說,它只是一列死板的教條教規的清單,使之歸屬於一個正式的信仰宣言。耶穌基督的福音是神所啟示的真理,被確立在一點不含糊的歷史實現之中,藉著舊約預言的應驗、藉著堆積如山無可辯駁的文獻為證、藉著一系列非人手能策劃操縱的公開事件確定、藉著一大群目擊證人的證供所印證等得以確立。

另一方面,透過列出歷史的事實作為頭等重要的事項,保羅決不會放棄或甚至減弱福音信息教義的內容。他也沒有建議將基督教信仰僅僅只以赤裸裸的歷史事實和目擊者的證供為基础。在這短短的段落中,保羅兩次提醒我們這些事件是「照聖經所說」而發生的。當然,這就是得救信心的真正立場和根基。「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馬書10:17)「信心」不是僅僅只是去相信這些事件發生,真正的「得救信心」會使人去順服聖經對罪、對救贖、對神的恩典、和對其他有關福音真理的元素所定的意義,這些教義解釋到為甚麼這些歷史事實是如此重大呢。

確實,承載在這簡單的陳述:「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裡面的,包涵了一切聖經有關罪的懲罰、代贖的原則、以無罪且完美的基督成為「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1:29)的教導。換句話說,保羅在這裡用了非常少的字句就很顯著的說到罪論(罪惡的教義)、救贖論(救恩的教義)、還有基督論(基督的位格和工作的教義)。所以,他在哥林多前書15:3-8中所列出的歷史事實,這份清單雖然簡短扼要,卻含有深遠的教義上的意義。

歌林多教會面對的問題

文章的寫作背景是極其重要的,保羅寫這一章是為了要處理一個教義上的錯誤,而不是要作歷史事實上的爭辯。歌林多的信徒已經相信了基督的死和復活,他們疑惑的是關於那些死去了的信徒將來身體復活的事,所以,保羅就是要捍衛這個教義而寫這一章,而他使用的方式,就是通過概略地論述福音信息,以及列舉那些歌林多的信眾毫無疑問的歷史事件。他在哥林多前書15:11說到:「…我們如此傳,你們也如此信了。

因此,他在1-5節經文中對普遍所相信的福音事實所作的回顧,僅僅只是這章中心要旨的序言,保羅在16-17節的經文裡就明確的講到他最主要的論點:「因為死人若不復活,基督也就沒有復活了。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裡。」相反,如果基督從死裡復活了,那麼就沒有理由懷疑將來聖徒們的身體都會復活的事了。「既傳基督是從死裡復活了,怎麼在你們中間有人說沒有死人復活的事呢?」(哥林多前書15:12)整個第十五章就是一個簡潔的論證。

四個歷史事件

然而,這裡我們關心的是保羅在3-5節裡所提出的那扼要的福音大綱。他列舉了四個歷史事件來為福音信息的重要教義要素和屬靈意義建構一個堅固的框架。透過四個歷史事實來舉例說明,而不强調教義,保羅這樣做並不是意味福音的教義內容毫不相干或無關緊要,保羅從來不會縱容那種「約化主義」。(整卷加拉太書證明他如何堅定的相信教義上的完整與純全,特别是在傳講福音的事情上。)

在這裡,他僅僅只是總結和概括的論述福音信息,而不是删減縮節了福音信息,藉著重複使用「照聖經所說」這片語,他清楚的解說到對這四個事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真實的信念,必然會帶來對福音教義上的含義一個正確的觀念。

此外,對哥林多的信徒來說,這不是新的東西。保羅創立了這間教會,並牧養這間教會十八個多月,然後才到其它的地方進行他的事工(使徒行傳18:11,18)。哥林多的信徒從保羅那裡得到了充足的教導,所以他們已經比較了解「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這極之重要的教義上的含義是甚麼,當然,這就是保羅構築的首個重點。

原文網址:https://www.gty.org/library/blog/B170227

2016年12月24日星期六

主權救恩的概論 - 約翰.麥克阿瑟

真正的福音能夠引導人進入神永恆的國度,然而,一個篡改的信息,可以給未得救的人虛假的盼望,並且將他們帶永遠滅的境地。」- 約翰.麥克阿瑟
 
耶穌所宣告的福音是呼召人作門徒,呼召在委身的順服裡跟從祂,而不僅僅是作決志或作個禱告。耶穌的信息使他們從綑綁他們的罪中得釋放,同時也對付和譴責假冒為善。它為悔改的罪人提供了一個永生和寬恕途徑,但同時它也向那些只有外表敬虔的人的一個責備,責備他們沒有活出真正義的生命,它使罪人注意到他們必須從罪中回轉,並擁抱神的義。我們的主講論永生的事時,總是伴隨著警告,警告那些可能會試圖以輕蔑地的態度接受救恩的人。祂教導說跟追隨祂的代價是高的,路是狹窄的,找到的人很少,祂說許多稱呼祂為主的人也會被禁止進入天國。(參考馬太福音7:13-23)。

今天的福音派基本上忽略了這些警告,普遍對什麼組成得救信心的觀點漸漸變得更寬闊的和更膚淺,與此同時,在講道和見證裡對基督的描繪變得越來越模糊,任何聲稱是基督徒的人,都可以找到福音派的教會願意接受某一種的信仰宣告,不管該人的行為是否有顯示任何對基督順服的證據,這樣的話,信心就只不過成為一種理智上的行動,為了取替呼召人降服基督,現代的福音派只是要求人接受關於祂的一些基本事實。

這種對救恩和福音膚淺的理解,稱之為「輕信主義」,與聖經所教導的形成鮮明的對比。簡單地說,福音呼召的信心是以罪人必須從他們的罪中悔改和降服在基督權柄之下為前提,簡而言之,這就是通常所指的「主權救恩」。

主權救恩的特徵
有許多信仰的文獻都是一切福音的教導基礎。例如,所有的信徒都一致同意以下的真理:
(1)基督的死成就了永恆的救恩;
(2) 被拯救的人是本乎恩因著唯獨信靠基督而得以稱義的;
(3)罪人不能賺得神的恩惠;
(4)神沒有要求人需要有預先的成果或救恩前的改過自新;
(5)永生是神的恩賜;
(6)信徒藉著他們的信心所產生出來任何的義行之先,他們就已經蒙恩得救了;
(7)基督徒仍然可以也會犯罪,有時還是可怕的罪。

那麼,主權救恩的特徵是什麼呢?聖經有那些教導是那些確認主權救恩的人所擁抱而「輕信主義」支持者所拒絕的呢?

以下九個特徵就是對救恩和福音合附聖經的理解

第一:
聖經教導,福音呼召罪人相信與悔改是不可分割的。(使徒行傳2:38; 17:30; 20:21;彼得後書3:9)。悔改是從罪中回轉(使徒行傳3:19;路加福音24:47),它不是人的工作,而是神所賜下的恩典(使徒行傳11:18;提摩太後書2:25),它能使人內心裡面更新變化。真悔改也會帶來外在行為的改變(路加福音3:8;使徒行傳26:18-20)。

相反,「輕信主意」教導,悔改僅僅只是信心的同義詞,而救恩不需要從罪中回轉。

第二:
聖經教導,救恩完全是神的工作,那些相信的人得拯救完全與他們自己的努力無關,
(提多書3:5),甚至信心也是神的恩賜,而不是人的功勞(以弗所書2:1-5,8)。因此,真正的信心不可能會有虧缺的或是暫時的,而是持續到永遠的(腓立比書1:6;參見希伯來書11)。

相反,「輕信主義」教導說信心可能不會持續,而且真正的基督徒可以完全失去信心。

第三:
聖經教導,信心的對像是基督祂自己,而不是一個信條或一個應許(約翰福音3:16),因此,信心涉及人對基督的個人委身交託(哥林多前書5:15)。換句話說,所有真正的信徒都會遵從耶穌的命令(約翰福音10:27-28)。

相反,「輕信主義」教導得救信心僅僅是確信或相信福音真理,但並不包括對基督的個人委身交託。

第四:
聖經教導,真正的信心不可避免地帶來生命的改變(哥林多後書5:17),救恩包括內心的更新變化(加拉太書2:20),基督徒的本性是更新了的和從前不同的(羅馬書6:6),當一個人重生的時候,持續不斷的犯罪模式和與神為敵的狀態不會繼續下去了(約翰一書3:9-10),那些有真信心的人會跟從基督(約翰福音10:27),愛他們的兄弟(約翰一書3:14),順從神的誡命(約翰一書2:3;約翰福音15:14),遵行神的旨意(馬太福音12:50),遵從神的道(約翰福音8:31),持守神的道(約翰福音17:6),行善(以弗所書2:10),並持續不斷的在信心裡(歌羅西書1:21-23;希伯來書3:14 )。

相反,「輕信主義」教導,雖然一些屬靈的果了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那些果子可能是看不見的,甚至基督徒可以進入一個長久的屬靈貧瘠、不結果子的狀態。

第五:
聖經教導,神所賜的永生包涵了一切與生命和敬虔有關的事(彼得後書1:3;羅馬書8:32),而不僅僅是一張天國的門票。

相反,根據「輕信主義」的觀點,救恩只在律法的範疇(例如,稱義,得成為後嗣和地位上的成聖)給信徒在今生有保障,然而,成聖的實際行動和在恩典中長進,需要一個後於歸正的奉獻行為。

第六:
聖經教導,耶穌是萬有之主,祂所要求的信心涉及無條件的對祂降服(羅馬書6:17-18; 10:9-10),換句話說,基督並沒有賜永生給那些心裡仍然與祂對抗的人(雅各書4:6)。降服於耶穌的主權之下,不是聖經對救恩定義的補充條款,在整本聖經中,降服的呼籲是福音邀請的核心。

相反,「輕信主義」教導,降服於基督的至高主權之下與得救的施行並沒有密切的關係。

第七:
聖經教導,真正相信的人會愛基督(彼得前書1:8-9;羅馬書8:28-30;哥林多前書16:22),因此,他們將會渴慕遵守祂的命令(約翰福音14:15,23)。

相反,「輕信主義」教導基督徒可以陷入終身屬肉體、體貼肉體的狀態。

第八:
聖經教導,行為是信心的一個重要檢驗準則,服從是一個人信心真偽的證據(約翰一書2:3);另一方面,一個仍然完全不願意服從基督的人,並沒有證據證明他的信心是真的(約翰一書2:4)

相反,「輕信主義」教導,不順服和持久的活在罪中,並不是懷疑一個人的信心真假的準則。

第九:
聖經教導,真正的信徒可能會被絆倒和跌倒,但他們將會被神保守在信心之中(哥林多前書1:8),那些後來徹底離棄主耶穌的人,正正就顯示出他們從來就沒有真正重生(約翰一書2:19)。

相反,「輕信主義」教導,一個真信徒可能完全離棄基督而落到不信的地步。

大多數基督徒都認識到這九個特徵不是新的或偏激的見解。在幾個世紀以來,相信聖經的基督徒,他們卓越的貢獻,就是把這些訂立為正統的基要原則。事實上,在基督教歷史上,沒有任何主要的正統運動曾經教導過,罪人可以摒棄基督的主權,卻仍然可以聲稱祂是救主的。

這個問題不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事實上,有任何其他的問題比之更重要嗎?對不信的人所展示的福音是有永恆的後果的。真正的福音可以引導人進入神永恆的國度,然而,一個篡改的信息,可以給未得救的人虛假的盼望,同時將他們帶向永遠滅亡的境地。這不僅僅是神學家拿來討論、辯論和猜測的問題,這是每個牧師和傳福音的必須理解的問題,使福音可以正確地宣告給萬國、萬方直到地極。

譯自:John MacArthur的 "An Introduction to Lordship Salvation"
原文連結:http://www.gty.org/resources/articles/A114/an-introduction-to-lordship-salvation?

2016年12月22日星期四

釐清正確的福音信息 - 約翰.麥克阿瑟



真正的悔改與信心是分不開的,像信心一樣,是神在人心裡所作的善工,這是一個神所拯救的人心裡必然產生的回應。」(約翰.麥克阿瑟)



關於福音,近年不少的言論和著作都使我感到很驚訝,我擔心在許多圈子裡,不同的信息正在取代救恩的好消息。我所說的不是從自由派宗教或邪端神學而來對福音的攻擊,而是保守福音派由正確的信息走向偏差。

我有一個培訓的影片拷貝,它現今在國際上被用來教導基督徒,當帶領人去認識基督的時候,他們應該說什麼和不應該說什麼。這是由一個受人尊重的保守機構所製作的影片,但坦白說,它所表達的扭曲了的福音觀點是令人震驚的。

在整整半小時的影片中,沒有一個提到復活。它講到寬恕,而沒有為罪下定義;它講到信基督,但沒有描述什麼是信心。難以置信的是,這影片建議信徒千萬不要與非基督徒談論基督的主權、委身於祂、意志的降服、離棄罪或順服神,根據這部影片來說,這些真理在福音信息中沒有甚麼地位,只有當人成為基督徒後才需要講論。

這種景況正正反映了一個迅速在福音派中獲得認同的觀點,而一小撮口不擇言、聲名鵲起的傳道人就將之普及。榮譽當歸給他們,他們大多數都是被一種熱誠所推動,就是持守神恩惠的福音不受人善工所影響。我肯定他們的渴求是要闡明聖經的真理,就是救恩是無法靠人的努力賺得或獲取得到。然而,他們的方法是從福音的信息中除去任何聽起來像藉行為稱義的行動,並且說只要相信客觀的事實就可以了,他們已經從福音派的詞彙中消除了聖經的悔改、順從和委身等詞彙。

這種教導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信心變成只是一種理智的操作,呼召人降服基督被取替了,今天傳福音只是要求人們接受一些關於基督的基本事實,人可以相信,而不需要順服,因此,信心被道德的意義所剝奪,公義變成可有可無。

甚至,我們邀請人到基督面前的方式亦揭示了這種的轉變,好像我們說:「為基督作個決志吧!」你上一次是什麼時候聽到一個傳福音的信息是挑戰罪人悔改和跟隨基督的呢?

然而,這是不是耶穌自己所使用的言語呢?

從那時候,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4:17)

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馬可福音8:34)

這些問題就是促使我寫《耶穌所傳的福音》」這本書的原因,我要探研究耶穌對不信的人傳講的信息是甚麼。比較重要的問題是甚麼?我們今天傳講的福音是關係到人永恆的福祉的。真正的福音可以引導人進入神永恆的國度,而篡改的信息可以給未得救的人虛假的盼望,同時使他們落到萬劫不復的地步。這並不是神學家所猜測的微不足道的事情,這是每一個人都必須理解和正視的問題。

以下有些問題需要按照聖經來回答的:

1.  我們接受耶穌為主和救主,還是只作為救主呢?

有人說一個拒絕順服基督的人仍然可以接受祂為救主。他們教導說永生是透過信心而獲取的禮物,甚至包括那些拒絕基督對道德和屬靈要求的人,他們指責那些教導「主權救恩」的人,認為委身是得救信心的一個特徵這種說法是標奇立異的建議。
然而,到了最近,沒有人再敢提議人可以得救,同時又頑固地拒絕屈服於基督的權威,幾乎所有主要的聖經章節都將得救的信心指向稱耶穌為主。

到那時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故此,以色列全家當確實的知道,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神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了。」(使徒行傳2:21,36)

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羅馬書10:9-10)

2.  從罪中悔改對救恩至為重要嗎?

有些人說,從罪中回轉是人的功勞,因此不能是為救恩的一部份。為了調和聖經對悔改的呼召,他們就重新定義悔改,說只不過是對「耶穌是誰」的看法改變就是了。

然而,按照聖經來說,悔改完全是關乎面對、離棄罪惡和自我,回轉歸向神,「因為他們自己已經報明我們是怎樣進到你們那裡,你們是怎樣離棄偶像,歸向神,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帖撒羅尼迦前書1:9)。

這是信心本身的結果,而不是人的功勞,這也不是救恩的預備工作,需要用來為罪人作好準備,真正的悔改與信心是分不開的,像信心一樣,是神在人心裡所作的善工,這是一個神所拯救的人心裡必然產生的回應。

3.  什麼是信心? 

有人說信心只是相信某些事實。一個受歡迎的聖經老師說,得救的信心只不過是對神賜下的永生有信心就是了。

然而,按照聖經來說,信心的對象不是神所賜的甚麼東西,而是耶穌基督這位!對祂的信靠就得救,而不僅僅是相信祂的應許或是接受一些有關祂的事實。得救的信心必需是超越接受事實,即使惡魔也有這那種接受事實的信心,「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雅各書2:19)

相信耶穌意味著接受祂一切所是的,「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翰福音1:12)這意味著既要宣認祂為救主,也要將祂作為主那樣降服於祂。事實上,聖經經常使用服從這個詞語作為信心的同義詞,「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約翰福音3:36)

神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使徒行傳6:7)

他既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他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希伯來書5:9)

4.  什麼是門徒? 

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門徒培訓」被視為更高水平的基督徒經驗的這種看法變得很受歡迎。在新的修辭學裡,一個人在救恩裡成為一個信徒,當他由信心過渡到順服,然後他就成為門徒了。

這種觀點方便用來將耶穌嚴謹的要求延後到救贖後的經歷,它仍然保留挑戰眾人捨己,背起十字架跟從祂,「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馬可福音8:34)仍然保留撇下一切所有的,「這樣,你們無論什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路加福音14:33)仍然保留要撇下父母,「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親、母親、兒女、田地的,必要得著百倍,並且承受永生。」(馬太福音19:29),說祂只是要求信徒提升到第二層次好成為門徒。

但是,這怎樣與耶穌自己的話相符嗎?「……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馬太福音9:13)祂事工的核心是傳福音,而這些嚴謹的要求是福音的呼籲。

每個信徒都是門徒,反之亦然。仔細地閱讀《使徒行傳》,那裡顯示,教會從起初就已經將門徒視作為基督徒的同義詞。

那時,門徒增多,有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十二使徒叫眾門徒來,對他們說:我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神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使徒行傳6:1-2,7)

找著了,就帶他到安提阿去。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使徒行傳11:26)

門徒正圍著他,他就起來,走進城去。第二天,同巴拿巴往特庇去,……堅固門徒的心,勸他們恆守所信的道;又說: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使徒行傳14:20,22)

現在為什麼試探神,要把我們祖宗和我們所不能負的軛放在門徒的頸項上呢?」(使徒行傳5:10)

5.  什麼是救恩的證據?

在他們熱衷於消除行善作為救恩的一個要求的事上,有些人走到一個極端,就是爭辯說,行善甚至不是救恩的一個確鑿的證據。他們教導人可以確實得著救恩,就算沒有彰顯出救恩所結出的果子,就是一個改變了的生命也沒有問題。

有少數人甚至採取更荒謬的立場,就是當一個稱為重生的人可能會最後離棄了基督變成不信的、否認神、成為一個無神論者,但仍然擁有永生的應許。有一個作家為這種人發明了一個詞語叫作「不信的信徒」!

然而,聖經清楚地表明,一個得救的人永遠不會失喪的,它同樣清楚的表明一個真正的基督徒永遠不會墮落回完全不信,這種離經叛道正正就證明這種人從來就沒有真正重生,「他們從我們中間出去,卻不是屬我們的;若是屬我們的,就必仍舊與我們同在;他們出去,顯明都不是屬我們的。」(約翰一書2:19)。

此外,一個人真正得救的人,他的生命將會被更新,「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17)他得救就是「為行善」,「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以弗所書2:10)得救的人不可能連象徵得救的果子都結不出來的,「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馬太福音7:17)他所渴慕的改變了,他開始恨惡罪惡、愛慕公義,他當然不會是不犯罪的,但他生命的方式將會是罪惡漸漸地減少、公義漸漸地增長。

你需要在你自己的心裡解答這些關鍵的問題,仔細查考聖經所啟示的福音,對每一個講者都要用洞察力來聆聽他們所說的,以神的話來衡量一切,最重要的是,確保你與不信的人分享的信息是真正的「基督的福音」。

譯自約翰﹒麥克阿瑟的文章 "Getting the Gospel Right"
原文連結:http://www.gty.org/resources/articles/A162/getting-the-gospel-right?Term=born%20again

2016年12月20日星期二

人生的兩條道路


以下是寫給本屆(2016-17)中六學生的臨別贈言:

親愛的中六同學,時光飛逝,很快你們就要進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當你們漸漸長大,心智漸漸成熟,人生的經歷漸漸增長的時候,有沒有思想過這些問題呢?
我們從那裡來?
我們往那裡去?
生命的意義是甚麼?
人生的目的是甚麼?
我們終極的關懷是甚麼?
我們永恆的福祉是甚麼?
……
人和動物最大的分別就在此,人內心深處渴慕曉得「生命的意義」、「人生的目的」、「永恆」……,否則,心靈總不能平靜、安舒和安息,為甚麼會這樣呢?原來「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傳道書3章11節),是神將這個渴慕永恆的心放在我們裡面,好使我們「浪子回頭」歸回祂的懷抱,在祂裡頭得著永恆的安息,正如第四世紀一位著名的神學家、思想家奧古斯丁在他的名著《懺悔錄》說:「我們的心不能平靜,直到在祢(神)那裡找到安歇。」神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以賽亞書30章15節)

既然如此,我們的人生只有兩條道路,而你的選擇關乎你永恆的福祉,一條是「與神同行」的道路,邁向光明、幸福、喜樂的永生,而另一條就是「偏行己路」,奔向黑暗、悲慘和困苦的永死。

「與神同行」

我生命的主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神)那裡去。」(約翰福音14章6節)。
認識和相信耶穌就是「與神同行」的開端。神是那位創造宇宙天地萬物、創造你、賜你生命氣息、供應一切你生命所需的那位主宰,祂是聖潔且公義的,祂絕對不容忍任何的罪惡過犯,祂將「良心」放在我們裡面,好約束我們的邪惡,可是我們撫心自問,我們行事為人、心思意念是否總是順從我們裡頭的「良心」呢?我們的罪使我們不可能「與神同行」, 然而,神有豐盛的慈愛,祂降世為人,就是耶穌基督,祂既成為一個人,祂為我們活出了一個完美無瑕、毫無罪污、無可指責、聖潔公義的人生。耶穌愛你,為你捨己,甘心擔當你一切的罪惡過犯,忍受羞辱與痛苦,為你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又為你在神面前得稱為義而復活。神是信實的,祂宣告說凡相信和信靠耶穌基督的人,他們的罪已經因耶穌基督的緣故赦免了,而且悅納他們成為自己的兒女,將耶穌基督完美無瑕、毫無罪污、無可指責、聖潔公義的人生歸算在他們身上,從此就成為神所喜悅的兒女,既是兒女,就可以「與神同行」,邁向光明、幸福、喜樂的永生。祂會引領你活出一個以榮耀祂為人生終極目的的人生,你會為祂活出仁愛、為祂活出喜樂、為祂活出和平、為祂活出忍耐、為祂活出恩慈、為祂活出良善、為祂活出信實、為祂活出溫柔、為祂活出節制、……以祂為榮公義且聖潔的人生。結局是得著神的稱讚和祂所賜「生命的冠冕」, 永遠活在神豐盛的慈愛和無限的恩典之中,與神、與神的兒女永遠活在幸福、快樂、美好、豐盛之中,這就是永生。

「偏行己路」

若不是「與神同行」,就是行自己的道路。有人追逐名譽、地位、權力、利益、財富,有人追求「榮耀」、「功德」、「夢想」、…,有人以為人謀求「幸福」、「名留千古」、「流芳百世」為人生目標,有人苟且偷生、漫無目的、狂歡作樂、花天酒地、聲色犬馬、……,總之就是以自我為中心,沒有神,沒有盡生之為人當盡的本分和責任。然而,你要知道這條道路是有時限的,神告訴你:「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9章27節)當神給你的時限一到,就是你離開這個世界的那一刻,你贏得的一切、你賺得的一切、你奪得的一切、你獲得的一切、你擁有的一切,都會如煙消散,一無所有,你會去到神公正嚴明的審判台前,面對公義的審判,你在世上的所作所為、目的和動機、心思和意念、每一句謊言、每一句咒罵、……,一切都會在審判台前巨細無遺地公開,你的「良心」亦會站出來指證你。結局,你無法逃避罪責,也無法逃避刑罰,你要為你在世上的一切承擔責任,你會面對永恆的悲哀、痛苦、絶望、黑暗、哀哭切齒。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16章26節)

盼望在人生的旅途上,有一天你能蒙神的恩典認識祂,與祂同行;這也是我在神面前為你們向神所作的禱告。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約翰福音3章16-17節)

2016年11月7日星期一

10個必不可少的福音真理



第一:神是擁有至高無上主權的萬物創造者。

聖經說:「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詩篇19:1)
聖經說:「 因為國權是耶和華的;他是管理萬國的。」(詩篇22:28)
聖經說:「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詩篇24:1)
聖經說:「從你出胎,造就你的救贖主─耶和華如此說:我─耶和華是創造萬物的,是獨
                  自鋪張諸天、鋪開大地的。誰與我同在呢?」(以賽亞書44:24)

含意:神創造了你,所以你的一切都是屬於神的,神也是你的掌管者。

第二:神為自己的榮耀創造了人類。

聖經說:「神的眾子啊,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歸給耶和華!要將耶和華的
                 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他,以聖潔的妝飾敬拜耶和華。」(詩篇第29:1-2)
聖經說:「我要對北方說,交出來!對南方說,不要拘留!將我的眾子從遠方帶來,將
                  我的眾女從地極領回,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人,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
                  是我所做成,所造作的。」(以賽亞書43:6-7)
聖經說:「…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哥林多前書
                  10:31)

含意:神創造你使你以認識祂、信靠祂和愛祂為最重要的目的。

第三:神是聖潔和公義。

聖經說:「你曉諭以色列全會眾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耶和華─你們的神是聖潔的。 
                   …你們要謹守遵行我一切的律例典章。我是耶和華。」(利未記19:2,37)
聖經說:「他是磐石,他的作為完全;他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神,又公義,
                  又正直。」(申命記32:4)
聖經說:「這樣看來,律法是聖潔的,誡命也是聖潔、公義、良善的。」(羅馬書
                  7:12)

含意:神是聖潔和公義的,所以祂的旨意也是要求聖潔和公義,你必須任何時間都要遵
            照神的旨意而行。

第四:人是罪孽深重的。

聖經說:「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都
                  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他們的喉嚨是敞
                  開的墳墓;他們用舌頭弄詭詐,嘴唇裡有虺蛇的毒氣,滿口是咒罵苦毒。殺
                  人流血,他們的腳飛跑,所經過的路便行殘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們未
                  曾知道;他們眼中不怕神。……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
                  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
                  耀;……」(羅馬書3:10-18,20,23)

含意:你已經違反了神的旨意,所以你是一個罪人。

第五:神對罪的刑罰是公平、公正的。

聖經說:「但你們的罪孽使你們與神隔絕;你們的罪惡使他掩面不聽你們。」(以賽亞書
                  59:2)
聖經說:「原來,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
                  真理的人。」(羅馬書1:18)
聖經說:「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羅馬書6:23)

含意:你配得的是神的刑罰—死亡與地獄,欲想自己救自己的話,你是無能為力的。

第六:神是有憐憫的,祂以良善來對待不配的罪人。

聖經說:「耶和華有恩惠,有憐憫,不輕易發怒,大有慈愛。」(詩篇145:8)
聖經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
                  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以弗所書2:8-9)

含意:你必須依靠神的憐憫才能得救。

第七:耶穌是神聖潔和公義的獨生子。

聖經說:「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約翰福音1:1)
聖經說:「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
                  我是個罪魁。」(提摩太前書1:15)

含意:耶穌降世為人是為了拯救你。

第八:神將對罪人的刑罰施行在耶穌身上,藉此使祂的公義可以歸算到他們身上。

聖經說:「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
                  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以賽亞書53:5)
聖經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羅馬書5:8)
聖經說:「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哥林多後
                  書5:21)
聖經說:「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
                  上活。因他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彼得前書2:24)

含意:耶穌死在十字架上,為的是要擔當你的刑罰。

第九:神將白白的救恩賜給那些凡悔改且相信耶穌的。

聖經說:「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馬可福音1:15)
聖經說:「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
                  生。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
                  救。」(約翰福音3:16-17)
聖經說:「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
                 救。」(使徒行傳4:12)
聖經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
                  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以弗所書2:8-9)

含意:神告訴你只要你從罪中悔改,信靠耶穌,你就能得救。

第十:那些信靠耶穌的將會活出得神喜悅的生命,而且得著永生的應許,就是在天國與
           神為樂直到永遠。

聖經說:「耶穌又對眾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
                  我。」(路加福音9:23)
聖經說:「耶穌對他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
               (約翰福音11:25)
聖經說:「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
                  翰壹書2:15)
聖經說:「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
                  樂。」(詩篇16:11)

含意:若你因救恩的緣故信靠耶穌,你就必須跟從祂、效法祂,而祂已經應許當你離開
           這個世界,祂會帶你到天國,與神同活、與神為樂直到永遠。

2016年10月5日星期三

我們如何知道神揀選了我們呢?


























我們如何知道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就揀選了我們呢?藉著信耶穌基督。」(約翰﹒加爾文)

"Many fanciful people say, ‘Ho! as for me, I shall never know whether God has elected me and, therefore, I must still remain in my perdition’. Yes, but that is for want of coming to Jesus Christ. How do we know that God has elected us before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By believing in Jesus Christ. I said before that faith proceeds from election and is the fruit of it, which shows that the root is hidden within. Whosoever then believes is thereby assured that God has worked in him, and faith is, as it were, the duplicate copy that God gives us of the original of our adoption. God has his eternal counsel, and he always reserves to himself the chief and original record of which he gives us a copy by faith." [John Calvin, Sermons on the Epistle to the Ephesians (1577; repr. Edinburgh: Banner of Truth Trust, 1973), 47.]

「許多稀奇古怪的人說:『嗬!對我來說,我從來就不會知道上帝是否已經揀選了我,因此,我必須依舊活在我的滅亡之中。』對,你不會知道上帝是否已經揀選了你,然而這就是為甚麼你要來耶穌基督這裡。我們如何知道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就揀選了我們呢?藉著相信耶穌基督。我在前面說到信心從揀選發出,而且信心也是揀選的果實,這就顯出根是隱藏了在這裡面。凡如此信靠的就由此肯定了神在他裡頭已經動了善工,而信心正正就是神賜我們兒女的名份的印記。神有祂永恆的心意,而祂時常為祂自己保留最重要和最原始的記錄,而祂藉著我們的信心賜給我們一個印記。」(摘錄自加爾文《以弗所書的講章》)

加爾文將對「神揀選」的疑問回答得非常簡潔且精確,「我們如何知道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就揀選了我們呢?藉著相信耶穌基督。」
這麼簡單?藉著相信耶穌基督就知道自己是蒙神揀選的?
請你想一想:
你怎麼會相信耶穌基督呢?
你與生俱來就抗拒神、叛逆神,怎會相信耶穌基督呢?
你與生俱來就不信神、敵擋真理、怎會相信耶穌基督呢?
你與生俱來就擁有一顆全然敗壞的心,怎會相信耶穌基督呢?
你與生俱來就習慣犯罪、樂於犯罪、甚至以犯罪誇口,怎會相信耶穌基督呢?
你與生俱來就是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去行的可怒之子,怎會相信耶穌基督呢?
你與生俱來就是自以為義、假冒為善、不服從神的律法、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怎會相信耶穌基督呢?
你是死在罪惡過犯之中,沒有一絲屬靈的生命,對神、對耶穌基督沒有任何知覺、感覺和反應的能力,怎會相信耶穌基督呢?
若不是神在你裡面動了善工,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肉心」,使你從死裡活過來的話,你怎會相信耶穌基督呢?
你本是極其枯乾的骸骨,若不是神使氣息進入你裡面,使你活過來,你怎會相信耶穌基督呢?
……
一切都是神的恩典,一切都是神主權的美好旨意。
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恩待誰就恩待誰。」(出埃及記33:19)
據此看來,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發憐憫的神。」(羅馬書9:15)
神按著祂自己的主權,揀選一些人,在神預定的時間使他們藉著福音和祂的道,重生這些被揀選的人,使他們認罪、悔改、相信耶穌基督。因此,那些相信耶穌基督的人,為甚麼會相信耶穌基督呢?因為他們是蒙恩被神揀選得救的一群人。

噢!「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這恩典是他在愛子裡所賜給我們的。」阿們!

2016年10月4日星期二

假師傅的7個特徵


主耶穌說:「你們要防備假先知。他們到你們這裡來,外面披著羊皮,裡面卻是殘暴的狼。
」(馬太福音7章15節)

今天,香港的教會正正就是因為充斥著不少的假先知、假師傅,所以表面上風光、興旺,然而實質上卻是敗壞的、藏污納垢的。看哪!為妥協走向滅亡的世人,竟然包容各種的罪惡,例如對同性戀採取包容的態度,對自我價值的重視超越神的主權,鼓吹與世界的融合而不是「分別為聖」、與邪惡的世界劃清界線。更可惡的是,為宣揚和支持自己的政治意識形態,不惜埋沒天良,宣揚暴力和違反法律的運動,對施暴傷害他人的人,不但不譴責,相反不但為他們找藉口,甚至褒揚他們的惡行,用甚麼伸張「社會公義」來包裝「暴力」,更有一些假師傅提出甚麼「解放神學」、「暴力神學」、「抗爭神學」等來合理化他們邪惡的行為,實際上此等為取悅惡人的假師傅是歪曲神的道,豈不知主耶穌說過:「……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賜呢?……」(馬太福音5章44,46節 )

對!我們要聽主耶穌的警告,小心防備那樣披著羊皮的狼!那麼假師傅有甚麼特徵呢?清教徒Thomas Brooks (1608-1680)提供了7個假師傅的特徵:

第一個特徵:假師傅討人的喜歡(加拉太1章10節;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1-4節)

他們傳講悅人耳目的道多於對人心有益的道:
他們對先見說:不要望見不吉利的事;對先知說:不要向我們講正直的話;要向我們說柔和的話,言虛幻的事。」(以賽亞書30:10)
國中有可驚駭、可憎惡的事:就是先知說假預言,祭司藉他們把持權柄;我的百姓也喜愛這些事,到了結局你們怎樣行呢?」(耶利米書5:30-31)
他們在處理聖潔的事物上寧願用機巧和輕忽的態度,而不是以敬畏和崇敬的態度來處理。假師傅是靈魂的破壞者,他們是像邪惡的外科醫生,剝去傷口上的皮膚,但從來不治癒它,阿諛奉承敗壞了亞哈、希律、尼祿和亞歷山大。假師傅是最能使地獄裝滿人的人。難怪羅馬皇帝瓦勒良(Valerian)曾經說:一切的災禍皆出於無關痛癢的馬屁和甜言蜜語,這種口甜舌滑的師傅正正就是口蜜腹劍的靈魂下毒者。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這些先知向你們說預言,你們不要聽他們的話。他們以虛空教訓你們,所說的異象是出於自己的心,不是出於耶和華的口。他們常對藐視我的人說:耶和華說:你們必享平安;又對一切按自己頑梗之心而行的人說:必沒有災禍臨到你們。」(耶利米書23:16-17)


第二個特徵:假師傅很明顯的會對基督最忠心的使者之為人、名聲和信譽做出抹黑、輕蔑和恥辱

因此可拉、大坍和亞比蘭控告摩西和亞倫,說全會眾個個既是聖潔,他們為甚麼如此自高超過會眾呢?(民數記16:3)你們把過於高的地位、過於大的權力,過於大的尊榮,過於多的聖潔都包攬到你們身上,你們憑著甚麼比別人強,竟如此自高呢?同樣的,亞哈的眾假先知威嚇良善的先知米該雅,為要得著更好的理由以打擊回報他(列王記上22:10-26)。的確,保羅這位偉大的外邦人使徒 ,他的事奉受到假師傅的暗中破壞,他的聲譽也受到假師傅的猛烈抨擊,他們說「……他的信又沉重又厲害,及至見面,卻是氣貌不揚,言語粗俗的。」(歌林多後書10:10)他們寧願侮辱他,而不是讚賞他;他們看他為愚笨的人而不是有學問的人。我們的主耶穌也由文士和法利賽人得到同樣惡劣的對待,這些人將整個生命投入在破壞主耶穌的聲譽藉以建立自已的名聲上,此外,再沒有好像這些日子那樣,鬼魔是動用如此大的力氣來進行這種的勾當。(參馬太福音27:63)噢!將何等的骯髒、污穢、輕蔑向那些這世界不配有的人身上傾倒!我想假師傅對奥古斯丁說的這句話並不在意:「那刻意想奪去我美名的,反而無心地加增了我的獎賞。」

第三個特徵:假師傅是會按著他們自己的頭腦和心裡面的計謀和異象發表錯謬的言論

耶和華對我說:『那些先知託我的名說假預言,我並沒有打發他們,沒有吩咐他們,也沒有對他們說話;他們向你們預言的,乃是虛假的異象和占卜,並虛無的事,以及本心的詭詐。』」(耶利米書14:14)「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這些先知向你們說預言,你們不要聽他們的話。他們以虛空教訓你們,所說的異象是出於自己的心,不是出於耶和華的口。 (耶利米書2316)在這個國家, 豈不是有許多人,他們的異象只不過是鍍上了黃金的假象、虛妄謊言、神經錯亂的幻想嗎? 如果那位能醫治眾靈魂的醫生不制止的話,這些撒但的大恩人,在神的公義之下將要在地獄裡如最大的作惡者被懸掛起來。


第四個特徵:假師傅輕忽地省略律法和福音裡所講重大的事,而在那些對人的靈魂來說最不重要、最不相干的事情上最大做文章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有人偏離這些,反去講虛浮的話,想要作教法師,卻不明白自己所講說的所論定的。」(提摩太前書1:5-7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馬太福音23:23)假師傅在律法的次等事情上嚴謹,但在律法的重大事情上是卻是輕忽的。「若有人傳異教,不服從我們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與那合乎敬虔的道理,他是自高自大,一無所知,專好問難,爭辯言詞,從此就生出嫉妒、紛爭、毀謗、妄疑,並那壞了心術、失喪真理之人的爭競。他們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提摩太前書6:3-5)若果這些師傅不是骨子裡假冒為善之人,我就不曉得還有誰是了(參羅馬書2:22。地上因背負他們而發出呻吟,然而地獄對他們是合適的

第五個特徵:假師傅使用極優美的言辭、似是而非的謊言、高深的學說和金句來掩飾和美化他們危險的原則和對人靈魂的欺騙

今天,有很多人被那些所謂靈光、天啟、神格化、火熱的三一合體諸如此類的東西迷惑和欺騙了,就像娼妓在臉上涂脂抹粉、修飾熏香她們的床榻為要更容易勾引和欺騙那些愚昧的靈魂(參加拉太書6:12;歌林多後書11:13-15;羅馬書16:17-18;馬太福音7:15,16:6,11-12)同樣,假師傅在他們最危險的信條和褻瀆的話上添許多的顏料和裝飾,使他們能更容易地矇騙和迷惑那些可憐無知的靈魂,他們知道糖衣毒藥使人舒暢地吞下去,他們用金子包裹他們致命的、殺害靈魂的毒藥。

第六個特徵:假師傅努力籠絡人接受他們的,勝過透過交談來造就

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走遍洋海陸地,勾引一個人入教。既入了教,卻使他作地獄之子,比你們還加倍。」(馬太福音24:17)他們最忙的是對付人的頭腦,他們的工作不是為了讓人心變得更好,糾正他們的生活,在這一點上他們非常像他們的父魔鬼,魔鬼是不惜一切代價勾引人入教。

第七個特徵:假師傅使他們跟從者成為買賣的財貨

從前在百姓中有假先知起來,將來在你們中間,也必有假師傅,私自引進害人的異端,連買他們的主他們也不承認,自取速速的滅亡。將有許多人隨從他們邪淫的行為,便叫真道,因他們的緣故被譭謗。他們因有貪心,要用捏造的言語,在你們身上取利。他們的刑罰,自古以來並不遲延,他們的滅亡也必速速來到。」(彼得後書2:1-3) 他們看重你們的財產,勝過看你們的好處;他們專注於服事自己,而不是拯救你們的靈魂,如此,他們可以得著你們的財物,對於撒但得著你們的靈魂,他們則毫不在乎(啟示錄18:11-13)為了更容易取走你們的錢財,他們會滔滔不絕地論放縱肉體的主張,假師傅是最十足的金牛犢崇拜者(參耶利米書6:13)

弟兄姐妹啊!我們一方面要謹慎提假師傅和他們的錯誤教導,可是另一方面,我們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書3:18才不會「……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以弗所書4:14 

願神保守一切所揀選的人,就是那些「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的,榮耀歸於神,阿們!

2016年8月24日星期三

為甚麼世上有邪惡呢?



雅各書 1章17節說:「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我們一定要記住、緊緊的抓住這個真理,也是我們信仰的原則,就是神是絕對良善、聖潔和公義的,「邪惡」不是神所創造的產物,而是因為我們背叛神、犯罪作惡所產生的結果,神當然可以霎時間就消滅它,神有能力除滅一切違背祂美好旨意的受造物,而且祂如此的行也絕對是公義的,換句話說,就算神滅絕所有的人類,祂仍然是良善的、公義的!然而,祂卻暫時容讓「邪惡」存在,為甚麼?「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章16節)祂定意要拯救一些人,那些在創立世界以前,祂在基督裡揀選的,藉此彰顯祂的榮耀,使祂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我們因此要將頌讚和感謝歸給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和父神!阿們!

為甚麼壞事會臨到「好人」身上呢?



跟據聖經馬可福音10章18節說:「…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使徒保羅在羅馬書3章10-12節也說:「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世上沒有一個「好人」,因此,「為甚麼壞事會臨到『好人』身上」這個問題根本就問得不對。想一想,我們都是罪人,惡貫滿盈,我們應當面對的是神公義的審判,我們活該受刑罰,應得的是永不止息的「壞事」,然而,今天在我們周圍卻有許多美好事情發生,為甚麼?感謝神,因為祂讓我們活在祂的憐憫與恩典之中,雖然我們亦會面對苦難與災禍,然而,不能質疑問:「為甚麼壞事會臨到「好人」身上呢?」反而應該問:「為甚麼好事會臨到我們這些惡貫滿盈的人身上呢?」難以置信 ?!

2016年8月11日星期四

神若要追討每一個人的罪孽過犯,誰能站立得住呢?


捫心自問 ,神若要追討你的罪孽過犯,你能站立得住嗎?

John Newton,詩歌「奇異恩典」的作者,在一封書信裡引用了詩篇第130篇的第3節:「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為題,寫了以下的一封簡短的反思的信件:

親愛的朋友:

在我們這城市裏,罪惡盛行和增加到了一個可怕的地步!我們街道上充滿了彼列(魔鬼撒但)的兒女,他們不敬畏神,也不尊敬人,我盼望我的心比我眼所見、耳所聽的更受影響,我常常準備好敬畏主,免得主以一些令人懼怕的方式來顯出祂的不悅。

的確,如果祂嚴格的記錄我一切罪惡過犯的事情,我會何等的恐懼戰兢啊!噢!若祂要指控我,我一個字也不能回答祂!哎呀!我親愛的朋友,你知道我是多麼貧乏的、沒用的、不忠的受造物!若果你知道我感覺到在我裡面的邪惡,而且被外在的網羅和困苦所纏擾的話,你確實會同情我的!

雖然祂對我有這麼多的寬恕,可是我卻有這麼少對耶穌的愛。
雖然祂對我有這麼多的憐憫,可是我卻有這麼少對祂的報答。
雖然蒙這麼大的恩惠和榮幸,可是我活出的生命卻是如此的可悲。

我裡面的罪,壓迫著我,使我墮落;當我想行善的時候,邪惡就與我一同顯現!沒有任何的善行我可以嘗試做得到,憑著我與生俱來的敗壞,任何的善行都被虧損了、沾污了、糟蹋了!我那些輕忽的罪真是難以數算啊!

簡而言之:
在我的悟性裡,有何等多的陰暗啊!
在我的意願裡,有何等多的邪惡啊!
在我的情感裡,有何等多的毛病啊!
在我的思路裡,有何等多的愚昧和狂妄啊!

總之,對我自己來說我真是一個難以測度、表裡不一的傢伙。

哎呀!幾時才會不一樣呢?我有一個與神同行的渴慕,但是我卻不能達得到這個目標,的確,離世與耶穌基督同在總比活在這深陷罪中與試探中好。

然而,「…在父那裡我們有一位中保。」(約翰壹書 2章1)這是我活下來的盼望!雖然在我裡面是如此的卑劣,可是在祂裡面我成為完全!

祂是我的智慧、我的公義、我的聖潔,也是我的救贖。
我要在這「磐石」上建造,從此時此刻直到永遠!

英文原文如下:

"If you, O LORD, should mark iniquities, O Lord, who could stand?

Dear friend,

Wickedness prevails and increases in our city to a dreadful degree! Our streets are filled with the sons of Belial, who neither fear God, nor regard man. I wish my heart was more affected with what my eyes see and my ears hear every day! I am often ready to fear lest the Lord should show His displeasure in some dreadful way!

And surely, if He were strict to mark all that is amiss—I myself would tremble! Oh, were He to plead against me—I could not answer Him one word! Alas! my dear friend, you know not what a poor, unprofitable, unfaithful creature I am! If you knew the evils which I feel within, and the snares and difficulties which beset me from without—you would pity me indeed!

So much forgiven—yet so little love to Jesus.
So many mercies—yet so few returns.
Such great privileges—yet a life so sadly below them.

Indwelling sin presses me downwards; when I would do good, evil is present with me! I can attempt nothing—but it is debased, polluted and spoiled by my depraved nature! My sins of omission are innumerable. In a word, there is . . .
  much darkness in my understanding,
  much perverseness in my will,
  much disorder in my affections,
  much folly and madness in my imagination!

In short, I am a riddle to myself—a heap of inconsistency!

Alas! when shall it be otherwise? I have a desire of walking with God—but I cannot attain unto it. Surely it is far better to depart, and to be with Jesus Christ—than to live here up to the ears in sin and temptation!

But, "We have an Advocate with the Father." Here my hope revives! Though wretched in myself—I am complete in Him! He is my wisdom, righteousness, sanctification and redemption. On this "Rock" I build—for time and eternity!"

2016年6月27日星期一

你是基督徒嗎?


你認為你配得寬恕嗎?如果你是這麼想,你就不是一個基督徒。」(鍾馬田)

嘿!多麼大膽的一個「宣判」啊!若果我認為自己配得神的寬恕,我就不是基督徒?
基督徒不是那些「信耶穌」、「信福音」、「受了洗」、甚至自稱「重生」的人嗎?
鍾馬田牧師啊!鍾馬田牧師!你豈敢如此大膽的這樣「宣判」誰不是基督徒呢?

「你怎麼知道你信呢?」
「你怎麼知道你重生呢?」
「你怎麼知道神在你的生命中動了救恩的善工呢?」
正如使徒保羅說:「如果神的靈住在你們心裡,你們就不屬肉體,乃屬聖靈了。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羅馬書8章9 )
若果不是聖靈在你的內心動善工,你怎麼會「信」呢?
我們本來就是死在自己的過犯罪惡之中,是神使我們活過來,藉著聖靈的善工使我們重生。
聖靈叫我們看見自己的罪孽過犯是何等的深厚!
聖靈叫我們看見自己的心思意念是何等的邪惡!
聖靈叫我們看見自己的行事為人是何麼的鄙劣!
聖靈叫我們看見自己的光景是何等的愚昧、困苦、失喪、沒有指望、奔向滅亡、…
聖靈叫我們看見一個現實:神是公義的、正直的、聖潔的,祂絕對不可以輕易的饒恕我們!

我們絕對不配得任何的饒恕!

我們配得的是定罪、刑罰、咒詛、滅亡、永遠被神丟棄在地獄裡!

感謝神!讚美神!要將一切的頌讚、榮耀都歸給祂,因祂「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出埃及記34章6-7)

感謝神!讚美神!要將一切的頌讚、榮耀都歸給祂,因「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約翰福音3章16-17)

看哪!我們的主救主耶穌基督!
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以賽亞書53章3-6)

看哪!我們的主救主耶穌基督,祂愛我們,為我們捨己,誠然擔當了我們一切的罪孽過犯,為我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因耶穌的血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得以坦然的進入至聖所,來到聖潔的神的面前,成為蒙祂喜悅的兒女。

一切都是因為神的恩典與憐憫!

我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以弗所書2章8-9)

如此看來我們有甚麼好誇的!

對!鍾馬田牧師說的對!若果我們認為自己配得神的寬恕,就表示我們有自誇的地方,我們根本還看不見自己的光景,我們根本就不明白「耶穌基督的福音」,我們裡面仍然是抗拒聖靈的善工,我們裡面仍然是敵擋神的真理,我們的「信」是虛假的、自欺欺人的、偽善的,我們仍然是「活」在自我自義之中,沒有悔改、沒有真誠的認罪,我們仍然是「死在過犯罪惡之中」,當然就不是一個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