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日星期四

香港的教會喪失了的宣言:五個唯獨(劍橋宣言1996)

1996年4月20日,在美國有113位福音派領袖,其中包括 R.C. Sproul、James M. Boice、Rev. Alistair Begg等等,看見當時教會越來越走向屬世的道路,而且還將這世界各色各樣的理學、文化、價值觀、行事模式等等,都引進教會,以至教會漸漸墮落、敗壞,隨從這世界的潮流,漂來漂去,隨波逐流。這種敗壞的現象,最重要的原因是教會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根基,就是歸正(改教)運動所宣揚且持守的「五個唯獨」(5 solas):唯獨聖經(SolaScriptura)唯獨信心(Sola Fide)唯獨恩典(Sola Gratia)唯獨耶穌基督(Solus Christus)唯獨神的榮耀(Soli Deo Gloria)。他們成立了一個叫做「福音派信仰宣言聯盟」(Alliance of Confessing
Evangelicals)的組織,在哈佛大學附近舉行了一個歷史性的高峰會議,他們聯署並發表了一份宣言,就是「劍橋宣言」(The Cambridge Declaration),宣言的內容揭視了今天教會的流弊,重申「五個唯獨」,並呼籲眾教會「悔改」,重新歸回正道。「耶和華如此說:你們當站在路上察看,訪問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間;這樣,你們心裡必得安息。」(耶6:16)

18年後的今天,看哪!情況有沒有改善呢?哀哉!有目共睹,各處的所謂「教會」,為了「其門若市」、順應「市場」、滿足「顧客」、體貼「罪人」,仍然執迷不悔,而且以他們的所謂「果效」自誇,變本加厲,發明更多屬世的「理論」,引入更多的「以人為本」的教導,許多「教會」充斥著不少「根本不信」的、不稱職的「牧師」、「傳道人」,「神學院」都被那些假冒為善的所謂「學者」所騎劫。

香港的情況更加悲哀,所謂正統的教會,無論大中小都充斥著「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的人,牧師、傳道和作教導的,對真正的福音無知、膚淺、忽視,對神的屬性和對神的認識貧乏、幼稚、空泛,只專注於滿足人剎那間的需要,將重點放在屬世的事物上,隨從這個世界的調子起舞,被這個邪惡的、悖逆的世界牽著鼻子走,當然,這個結果完全要「歸功」於所謂的「神學院」;香港的所謂「神學院」,大部份已經墮落了,墮落「成了鬼魔的住處和各樣污穢之靈的巢穴」,只要看看他們的所謂研究、論文、文章、講道、…等,不難發現充斥著「自由派」或「新派」的思想和潮流,這些所謂的「博士」、「教授」、「學者」等,骨子裡根本就是不信的人,美其名是「持開放」、「包容」、「與世界親和」的態度,其實是偽善、無原則且不忠心的人,他們比那些不信的人更加卑劣,因為那些不信的人忠於他們的「信念」,活出他們不信的生命,但你們這些自稱為「基督徒」的「自由派」,口稱「信耶穌基督」、信「神」的,活出的生命是與自己所宣稱的信仰自相矛盾的,自我為中心、貪婪、悖逆、放縱、犯罪、…比不信的人更甚,而且,還要教導其他的信徒好似你們那樣行。唉!你們很可憐啊!因為神「任憑」你們作惡,到那日,你們就知道自己的結局和魔鬼撒旦與假先知一樣。「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一味地貪婪,從先知到祭司都行事虛謊。他們輕輕忽忽地醫治我百姓的損傷,說:平安了!平安了!其實沒有平安。他們行可憎的事知道慚愧嗎?不然,他們毫不慚愧,也不知羞恥。因此,他們必在仆倒的人中仆倒;我向他們討罪的時候,他們必致跌倒。這是耶和華說的。」(耶6:13-15)

雖然景況好像每況愈下,然而我感謝神,因為神為了祂的榮耀祂必「…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王上19:18)所以,我絕對相信在各個教會裡必定有神的選民,他們不認同這些假先知、假師傅的錯誤教導,他們的心對神是火熱的,他們渴慕神、愛主耶穌基督,他們渴望更認識神與主耶穌基督,他們厭倦那些陳腔濫調、嘻皮笑臉、風花雪月、油腔滑調、…等的所謂「講道」,他們來教會是要聽神的話語、要聽關於主耶穌基督,他們竭力追求的是更認識神與主耶穌基督。噢!主耶穌說:「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太5:6)又說:「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太7:7-8)

好啦!我們來看1996的劍橋宣言如下:

1. 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
我們重申無誤的聖經是神的啟示以文字記錄下來的唯一來源,唯獨聖經可以約束我們的良心。唯獨聖經教導我們一切關於得救脫離罪惡所必須知道的真理,聖經也是所有基督徒行事為人的準則。
我們否定任何信條、議會或者個人,可以約束基督徒的良心,也否定聖靈所講的話會和聖經不同或相反,又否定任何個人的屬靈經歷可以看成是神啟示的媒介。

教會的流弊:聖經的權威被侵蝕
唯獨聖經應該是教會生活無誤的法則,但福音派教會今天已經把聖經和聖經作為權威的作用分隔開了。在實踐上,教會很多時候是被文化潮流所牽引。心理治療術、市場推廣策略、屬世的娛樂節拍等,這些事物常常比神的話語對教會的需要、教會的功能和教會的事奉更有影響力。牧者們忽略了他們應該正確地監督敬拜的本分,包括音樂裡的教義內容。當聖經的權威在實踐上被放棄,而聖經的真理在基督徒的良心裡被淡化,加上聖經的教義失去了顯著的地位,結果教會在其正直上、道德權威上和方向上越來越漸漸空泛。

「悔改」歸回之善道:

(1) 我們必須宣告律法是衡量真正「義」的唯一標準,而福音是拯救人的真理的唯一宣告,而不是妥協基督教的信仰去滿足消費者自我感覺的需要。聖經真理對於教會在真理的認識上、餵養上和施行紀律上是必須的。

(2) 我們要用聖經帶領我們超越我們所以為的需要,看到我們真正所需要的,使我們不再通過大眾文化那種自欺欺人的形象、陳詞濫調、承諾和優先次序來看待自己。只有在神真理的光照下,我們才能正確認識自己,看到供給我們一切的所需。所以在教會裡面,必須教導聖經和傳講聖經。講道必須是講解聖經和聖經的教訓,而不是表達傳道人的意見或當代的想法,我們不能以任何低於神所賜下的事為滿足。


(3) 個人的屬靈經歷不可以脫離聖經的話語,聖靈不會講任何獨立於聖經話語之外的說話。離開了聖經,我們就不能認識神在基督裏的恩典。聖經的道是驗證真理的唯一標準,而不是屬靈經歷。


2.  唯獨耶穌基督(Solus Christus)
我們重申救恩是基督在歷史上的中保工作所成就的,唯有祂無罪的生命和代贖工作足夠叫我們稱義、與神和好。
我們否定那不宣講基督的代贖工作、不要求人信靠基督和祂的工作的是福音。

教會的流弊:以基督為中心的信仰被腐蝕
當福音派信仰世俗化,而且與這世界的文化混淆起來,結果就失去了絕對的價值觀,產生放縱的個人主義,隨之而來的是整全(wholeness)代替了聖潔(holiness)、康復(recovery)代替了悔改(repentance)、直覺(intuition)代替了真理(truth)、感覺(feeling)代替了相信(belief)、機遇(chance)代替了神的護理(providence)、剎那間的滿足(immediate gratification)代替了恆久堅忍的盼望(enduring hope),基督和祂的十字架從我們的視線中心被挪移開了。

3.  唯獨恩典(Sola Gratia)
我們重申我們從神的忿怒中被拯救是唯獨神的恩典,這是聖靈超自然的工作,祂使我們從罪的束縛中釋放了,又使我們從屬靈的死亡之中重生,賜給我們屬靈的新生命,領我們到基督的面前。
我們否定救恩是關乎人自己的作為,憑著人自己的方法、技巧、或策略都不能產生這種的改變,信心不是產生自我們未重生的天然人性。

教會的流弊:福音被腐蝕
對人的能力存有毫無根據的信心是人性墮落的產物,這種虛假的信心現在充斥在福音派裡,由強調自尊的福音(self-esteem gospel),到強調健康和財富的福音(health and wealth gospel),從那些把福音變為銷售的商品,使罪人變為來購物的顧客那樣,到另一些單單因為基督教信仰對他們管用才認為是真實的,結果,無論我們教會公開的正式宣告是什麼,稱義的教義都被這種的變質所忽視了。

神在基督裡的恩典,不僅僅是救恩所必須的,而且亦是救恩唯一有效的根據。我們承認人生下來在靈性上就己經是死的,甚至與重生的恩典配合的能力都沒有。


4.  唯獨信心(Sola Fide)
我們重申稱義是唯獨本乎神的恩典、唯獨因著信、唯獨在基督裡,在稱義上,基督的義被歸算為我們的,唯有這樣才能滿足神完全的公義。
我們否定稱義是可以憑著我們任何功德,或者是因為基督的義注入了我們裏面,或者是屬於某自稱是合法教會的組織成員,而這教會卻是否定或譴責「唯獨信心」的。

教會的流弊:「因信稱義」這重要的信條被腐蝕

稱義是唯獨本乎神的恩典、唯獨因著信、唯獨在基督裡,教會是堅定不移或墮落就繫於這信條上。今天這信條常常被忽視、歪曲,有時甚至被一些自稱為福音派的領袖、學者和牧者所否定。儘管墮落的人性總是回避承認需要基督歸算的義,但現代思潮卻是對合附聖經的福音不滿上火上加油,然而,我們卻容讓這種不滿的心態,支配教會事工的性質和我們講道的內容。

許多參與教會增長運動的人相信,福音要成功的話,從社會學的方面去認識那些來聚會的人和宣講聖經的真理是同樣的重要。結果,神學上堅定的信仰經常與事奉的工作脫節。在許多教會裡面,市場導向把這種情況變本加厲,聖經的道和世界的區別被抹掉了,基督十字架那令人討厭的地方被奪走了,基督教信仰被降格成能夠給屬世的企業帶來成功的一些原理和方法。


儘管有人因此可能相信十字架的道理,但這些運動實際上卻是使十字架的意義變得空泛。除了基督代替我們的位置使神把我們的罪歸算在祂的身上、將祂的義歸算為我們的義之外,就別無福音。因為祂擔當了我們的審判,以至我們現在行在祂的恩典中,永遠被赦免,被接納,被納認為神的兒女。除了基督拯救的工作之外,別無其他的根基使我們在神面前蒙悅納,不在乎我們的愛國心,不在乎我們對教會的委身,不在乎我們合附體統的道德操守。福音宣告神在基督裏為我們已經成就了的事,而不是講論我們能做甚麼才可以到祂面前來。


5.  唯獨神的榮耀(Soli Deo Gloria)
我們重申既然救恩是出於神,且神已經成就了,這完全是為了彰顯神的榮耀,所以我們必須無時無刻的榮耀祂。我整個的人生必須以活在神的面前、活在神的權柄之下,且唯獨為祂的榮耀活。
我們否定以下的做法能夠真正地榮耀神,就是將我們的敬拜和娛樂苟合,或在我們的講道裡將律法或福音忽略掉了,或容許自我改善(self-improvement)、自尊(self-esteem)、自我實現(self-fulfillment)成為取代福音的另類選擇。

教會的流弊:以神為中心的敬拜被腐蝕

無論在甚麼情況下,當我們看見在教會裏面出現這些情況,就是聖經的權威失落了、基督被其他東西取代了、福音被歪曲了、或信仰被扭曲了,總括來說理由只有一個:我們的利益已經取代了神的利益,我們用我們自己的方法來做祂的工作。今天的教會失去了以神為中心的生命,這是很普遍及很可悲的現象。因著這種的喪失,使我們將敬拜變質成娛樂,將傳講福音變質成市場推廣,將信仰變質技術手法,將成為良變質成自我感覺良好,把信實變質為如願以償的。結果就是神、基督和聖經對我們沒有太大的意義,於我們亦無關緊要。

神的存在並不是為了滿足人的野心、私慾、消費的慾念、或我們個人的靈性喜好。在我們的敬拜裡面,我們必須聚焦在神,而不是滿足我們個人的需要。神在敬拜上是擁有主權的,不是我們。我們關注的應該是神的國度,而不是我們自己的帝國、自己的名聲或者自己的成就。


- end quote -

「…主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我斷不喜悅惡人死亡,惟喜悅惡人轉離所行的道而活。以色列家啊,你們轉回,轉回吧!離開惡道,何必死亡呢?……義人轉離他的義而作罪孽,就必因此死亡。惡人轉離他的惡,行正直與合理的事,就必因此存活。」(結33:11,18-19)

主耶穌勸勉門徒說:「…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路10:20)

主耶穌警告門徒說:「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太7:21-23)

教會的領袖們、牧師們、傳道們、長老們、…等,你們明白神的忠告嗎?你們明白主耶穌的勸勉與警告嗎?

香港的眾教會啊!懇請你們悔改、歸回正道吧!

我真的愛主耶穌基督嗎?"Do I really love Lord Jesus?

很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就是:「我既稱作基督徒,我真的愛主耶穌基督嗎?」這的確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我們實在是被許多屬世的東西給俘虜去了,是嗎?

約翰福音21章記載了一段主耶穌問彼得的問題,同一個問題就是「你愛我嗎?」(約21:16)如果此時此刻主耶穌同樣問我們:「你愛我嗎?」,我們會怎樣回答呢?(總有一天我們要回答主耶穌這個問題。)

甚麼是「愛」?怎樣的行動能表明「愛」呢?
英國19世紀一位傑出的福音派傳道人萊爾(J.C.Ryle, 1816-1900)、一位神忠心的僕人,寫了一本經典「聖潔Holiness」的書,在其中一章寫到:「你愛我嗎?」裡面,他這樣講到:「你說你相信基督教的教義,並且承認基督教的信條,這樣的信仰并不能拯救你的靈魂。「鬼魔也信,卻是戰驚。」(雅各書2:19)真正的、救人的基督教,并不只是相信一套觀點,或是承認某些理論,它的核心是認識、信靠並且愛那一位為我們捨命的活著的主,就是主耶穌基督。一個真正的(基督教)信仰,不會沒有對耶穌基督有某種程度的情感的。

此外,他也指出對基督的愛彰顯出來的記號是:
1:如果我們愛祂,我們會喜歡常常想念祂;
2:如果我們愛祂,我們會喜歡聽到關於祂的事情;
3:如果我們愛祂,我們會喜歡讀到有關祂的事情;
4:如果我們愛祂,我們想要討祂喜悅;
5:如果我們愛祂,我們會愛祂的朋友;
6:如果我們愛祂,我們會為祂的名和祂的尊嚴大發熱心;
7:如果我們愛祂,我們會喜歡和祂講話;
8:如果我們愛祂,我們會喜歡和祂在一起。

其實,當您打開聖經來讀的話,您會發現當中有許多的挑戰、不少的掙扎,例如:
「耶穌回答說: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裡去,與他同住。不愛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你們所聽見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來之父的道。」(約14:23-24)

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路14:26-27)
……

我知道有許多的「牧師」、「傳道」、「學者」、「專家」、「資深的教徒」等,會為在這些令人「反感」的經文裡轉空子、「捉字蝨」、買弄語言「藝術」等,歸根究底就是不想降服在「神的主權」之下,抗拒神對人出於愛心的約束。然而,我們要知道神「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出34:6-7)既然如此,我絕對相信神的道是信實的,神的話語是無誤的的真理,一切轉空子、抗拒真理的企圖,到那日,必然要面對嚴厲的審判;主耶穌是決斷的宣告祂對門徒的要求,不是甚麼比喻,不是甚麼暗示,更不是因時制宜,信口開河,祂是清清楚楚的、堅決的、肯定的宣告,絕對沒有一絲的含糊。

如果此時此刻主耶穌問你:「你愛我嗎?

「主啊!祢是無所不知的,我實在是軟弱的。」這會是我的回答,因為我深信「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來4:15)但是,我們絕對不可以停留在這個地步,我們必須靠著神的恩典,更加竭力地、懇勤地去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是愛我,為我捨己。」(加2:20)

來吧!讓我們竭力地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我絕對相信當我們愈來愈認識祂,我們對祂的愛就會愈來愈加增,阿們!

願榮耀、頌讚都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阿們!

「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的分別」 - 鍾馬田

以下是摘錄自鍾馬田(Martyn Lloyd Jones)的《屹立磐石上》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賽55:8)
  
基督徒與非基督徒所仰慕的,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仰慕「虛心」的人,是希臘哲學家所蔑視的。追隨希臘哲學的人,無論是思想上或是實踐上,也是一樣。世人鼓勵自信、自我表達、主宰生命;基督徒卻相信「靈裡貧窮」。打開報章即見世界所仰慕的是怎樣的人,最吸引世上識時務者的,莫過於與「八福」原則相反的事物,愈是背道而馳就愈受歡迎。 

明顯地,他們所渴求的是很不同的東西。渴慕什麼的人有福呢?榮華富貴地位嗎?非也,一個字「義」。試找一個不承認是基督徒的人,問問他渴求的是什麼,一定不是「義」。 

他們所行的也不同,這是必然的。非基督徒是完全一致的,他活著只為今世,他說:「只有這一世,我要抓緊它,盡享它。」基督徒視今世為進入永恆榮耀之前的一段路程。他的眼光、志向與世人不同。他覺得自己必須活得不同。現如世人是一致的,基督徒也須言行一致。這樣,他必然無可避免地與人有別(參彼前二11-12)。另一樣不同就是對自己能力的看法。世人對自己的能力信心十足;基督徒對自己的限制卻有真正的自知之明。
- end quote -

聖經所講的「義」是甚麼?你們知道嗎?

絕對不是世人所定義的「義」,也不是世人所追求的「義」,因為他們的「義」是「自以為義」,所行的「義」是「假冒為善」的,他們所行的是自己眼中看為正的,然而,神衡量人一切的心思意念。使徒保羅說: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羅3:10-12,20

然而,感謝神,我們不是因「行義」而得救,我們是憑「信」而這「信」也是神賜給我們的,「…就是神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羅3:22

2014年12月23日星期二

Do You desire God? 你渴慕神嗎?

我們稱為基督徒,亦稱神為我們在天上的父,那我們有沒有撫心自問;「人生在世,到底我渴慕的是甚麼?」
我渴慕的是一間豪宅?
我渴慕的是一份高薪厚職?
我渴慕的是名成利就?
我渴慕的是一個幸福的家庭?
我渴慕的是一個舒適、富足、平安、平靜安穩的生活?
……
不是物質的,我渴慕的是能對社會有貢獻?
我渴慕的是「社會公義」?
我渴慕的是「民主自由」?
……

然而,我們在聖經裡面看見的卻是:
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詩42:1)

神啊,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詩63:1)

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路德、大衛、但以理、保羅、約翰、……等等,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渴慕的是神!

分享一個片段http://youtu.be/Wone6rV2cns,主題是「你渴慕神嗎?」,我是跟據網上的翻譯,作了些少修正你再發佈上youtube的,講者是保羅華許(Paul Washer)。盼望神藉著這個片段,蘇醒我們「不冷也不熱」的心,再次挑旺我們對祂的熱心、對祂的渴慕之情、對祂無限恩典的感激,願頌讚、榮耀唯獨歸於祂!阿們!

「弟兄姐妹啊,你渴慕的是甚麼?」

「你渴慕神嗎?」

2014年12月22日星期一

聖誕節背後的真實故事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約翰福音316-17節)

各位都可能都聽過聖誕節的故事,關於一個在馬糟裡出生的嬰孩啊、母親叫瑪利亞啊、牧羊人啊、天使報佳音啊、…,然後又發展出甚麼聖誕老人啊、聖誕樹啊、…諸如此類,可是這些都不是聖誕節的真實故事,甚至當中有不少是虛構的傳說、穿鑿附會杜撰出來的故事。

那麼聖誕節背後的真實故事是甚麼呢?聖誕節背後的真實故事是關於那位創造天地宇宙萬物的、獨一的真神的故事,是關於祂獨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親自降世為人,為要拯救活在罪惡過犯中整個的人類脫離祂公義的審判的故事,是一個真正的捨己愛人的故事。

創造這個天地宇宙萬物的那位獨一的真神,是一位良善、美好、慈愛、聖潔、公義、滿有憐憫與豐盛恩典的神,祂按著自己美好的旨意創造了這個宇宙、天地、海洋、陸地、動植物、…等等,一切都是祂所創造出來的,祂更按著自己的形像與樣式創造了人類,祂創造人的目的為要人作為祂的代表管理祂所創造的世界,所以,人本應按神的旨意彰顯祂的良善、美好、聖潔、公義等的形像。神愛祂所造的人,照顧他們、關懷他們、供應他們一切生命的所需,因此,人應當遵行神給人類的一切吩咐與約定。本來世界應該是多麼的完美、多麼的和諧、充滿喜樂的,可是,我們今天所處身的世界並不是如此,衰老、病痛、死亡、苦難、災禍、戰爭、……。到底出了甚麼問題呢?

問題的終極答案就是「罪」。人類的始祖阿當與夏娃在美好的伊甸園裡墮落了,他們違背了神的吩咐,破壞了神與人的約定,推卸責任,不願意承認錯誤,這就是「罪」,違背了神的美好旨意和律法,這就是「罪」,而因著這裡面的「罪」就生出「罪行」來。始祖的這個「罪」性一代一代的遺傳了下來,所以,我們今天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沒有一樣不是懷著恨惡神、藐視神、羞辱神、謾罵神的心,我們不相信祂,我們不感謝祂,我們甚至敵擋祂。我們各人過著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我們各人偏行自己的道路,我們為自己的所謂「成就」誇耀自己,我們誇耀我們的道德、我們的「好行為」、我們的「貢獻」、我們的「功德」、…,我們互相欺騙也自我欺騙,今天世界的景況就是「罪」所導致的結果。因人的罪惡,神與人的關係從此破裂了,神,作為全宇宙、全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和維護者,祂對人類墮落犯罪的刑罰就是「死」。然而,人的盲目在於不相信神。我們看見地球仍然在轉動啊,花照樣開啊,樹木依然在生長啊,一切都如常運作啊,昨天、今天和明天不是一樣嗎?我們不是照常尋歡作樂嗎?我們不是照常吃喝嫁娶嗎?我們不是照常生老病死嗎?…世界從起初不就是如此自然發展嗎?不要自尋煩惱了,活在當下,就及時行樂吧!這就是人的光景,「死在罪惡過犯中」、「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的悲哀裡。今天神的憐憫和恩典仍然惠及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祂仍然「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所以,世人當神不存在或對神置之不理,甚至人類將自己高舉到神的地位,甚麼「人定勝天」,甚麼「我要自決」、「我要…」、「我要…」、「我要…」、…充滿著人的內心,就是這裡面的「罪」因不敬畏監察人心的神,所以行出「惡」。聖經準確的指出人的邪惡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他們的喉嚨是敞開的墳墓;他們用舌頭弄詭詐,嘴唇裡有虺蛇的毒氣,滿口是咒罵苦毒。殺人流血,他們的腳飛跑,所經過的路便行殘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們未曾知道;他們眼中不怕神。」(羅馬書310-18節)結論:「…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馬書323節)你還是硬著頸項、埋沒良知、自以為義嗎?聖經當頭棒喝地告訴我們:「…還是你藐視他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不曉得他的恩慈是領你悔改呢?你竟任著你剛硬不悔改的心,為自己積蓄忿怒,以致神震怒,顯他公義審判的日子來到。」(羅馬書24-5

你以為神會容忍人的罪惡直到永遠嗎?
你以為神會容讓人繼續不斷地破壞祂所造的美好世界嗎?
你以為神會容讓人過著叛逆祂、冒犯祂、敵視祂的生活直到永遠嗎?
不!絕對不會!神是公義的,祂必定要審判一切的罪惡過犯!祂必要刑罰一切犯罪的藉此伸張公義!所以,你要知道的是,有一天,或是你離世或是主耶穌再來的那一天,你一定會站在神的審判台前受審,你一生的所作所為,在明處作的、在暗處作,你一切的心思意念,「好」的、壞的,你生命的每一刻沒有遺漏的、沒有隱藏的都一一呈現在神的審判台上,暴露在陽光之下,你到那裡能去逃避呢?當你被神丟進永遠的刑罰裡的那一刻,就是你被神扔入地獄的那一刻,你聽到的將會是一切所造之物的歡呼聲,「哈利路亞!讚美神!因神為我們伸張了公義!」
你真的不懼怕面對神公義的審判嗎?
難道你對會被神扔入地獄的結局沒所謂嗎?

聖經出埃及記346-7節:「耶和華(這是那位天地宇宙萬物、獨一的真神的名字)在他面前宣告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這句話好像有點矛盾是嗎?祂怎能「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卻又「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呢?約兩千年前祂就給了所有人類一個答案,就是「「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約翰福音316-17節)

這個就是聖誕節背後的真實故事:

神的獨生子耶穌基督,祂紆尊降貴,從創造者、主宰萬物的地位,降卑成為一個人,由童貞女瑪利亞生出來,所以祂完完全全是一個人,有血有肉的人,但同時也完完全全是永恆和無限的神,神人二性完美配合的神人。作為人,神的獨生子耶穌基督活出了一個完完全全合附神旨意的美好人生,祂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神,也愛人如己,祂順服神且遵守了神一切的戒命、律例與典章,活出公義、活出美善、活出完全沒有任何罪孽、完全沒有任何過犯和完全沒有任何罪惡的一生。然而,祂卻被當作罪犯,被人鞭打、被人羞辱、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死了,埋葬了。從人的角度,這是人類能作出的最卑劣的行動,就是將一個最完美和至良善的人釘死在十字架上。但是,從神的角度和永恆的角度,人這最卑劣的行動卻成就了神拯救人類的計畫,怎樣成就呢?就是「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歌林多後書521節),意思就是神為我們預先設立一個完美的「代罪羔羊」,就是神祂自己的獨生愛子、成了肉身的拿撒勒人耶穌,以完全無罪之身,擔當了我們一切的罪孽、過犯和罪惡,受了審判,代替我們承受我們該受的刑罰,就是死;如此,神的公義得到滿足,而我們的罪孽、過犯和罪惡因為歸算在耶穌基督身上,因此就被神赦免了。看哪!「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7-8)在我們還是恨惡神、得罪神、與神為敵的時候,祂卻為擔當我們的罪孽、過犯和罪惡,捨己為我們承受死刑。噢!世上能找得到任何的「愛」與神如此偉大的、捨己的愛相比嗎?「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噢!這是何等深厚的大愛啊!

耶穌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就是耶穌自己)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又交給外邦人,將他戲弄,鞭打,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他要復活。」(馬太福音2018-19)果然,耶穌基督第三日從死裡復活,以肉身向人顯現,不是「鬼魂」,不是「精神」,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耶穌基督以復活的大能顯明了祂是神的兒子,因為祂是神就不可能被死拘禁,不但如此,也顯明神悅納了祂作為「代罪羔羊」所成就的救贖工作,平息了神對罪惡的義怒。

……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馬太福音121節)耶穌基督的死與復活是「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誰是祂自己的百姓呢?就是那些真誠的「認罪、悔改、相信耶穌基督」的人。藉著耶穌基督的復活,神向全人類發出宣告,就是凡「認罪、悔改、相信耶穌基督」的人,耶穌基督的死就是為擔當他們一切的罪孽、過犯和罪惡,所以他們的罪已經蒙神赦免了,神宣告他們被稱義了,耶穌基督的義歸算在他們的身上,不但如此,神更收納他們、賜權柄給他們作神自己的兒女,應許他們有永生,就是永遠的活在神的愛與恩典之中,永遠與神同在、與神同樂。

這個就是聖誕節背後的真實故事,它帶給我們人類的信息絕對是個大好消息,不是嗎?神差祂至愛的獨生子耶穌基督降世為人,為要拯救活在罪惡過犯中的人脫離祂公義的審判;神有豐富的憐憫,因祂愛我們的大愛,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捨己為我們死;神有豐富的恩典,因祂愛我們的大愛,賜下信心使我們因信得救、稱義、得兒女的名份、得著永生的盼望。難道這不是一個絕對大好的消息嗎?

對!耶穌基督救贖的恩典是白白的,是神白白的賜給人類的一個超級「聖誕禮物」,這份禮物是帶著神豐盛的慈愛、憐憫與恩典的,然而同時也帶著命令,就是「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裡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使徒行傳1730節)

來吧!就襯著聖誕節思想它背後這唯一的真實故事,不要被那些虛構的故事、外表漂亮的裝飾、一剎那間的歡愉,蒙蔽了那關乎你永恆命運的信息啊!

噢!你們轉回,轉回吧!離開罪惡的道路,何必走向永遠的沉淪與死亡呢?

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相近的時候求告他。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歸向耶和華,耶和華就必憐恤他;當歸向我們的神,因為神必廣行赦免。」(以賽亞書556-7節)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約翰福音3章36節

參考藍本:John MacArthur "The Real Christmas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