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4日星期六

9月23日:在基督裡的生命 - 從我們這邊來看「與父相交」

 

…我們乃是與父並祂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約翰一書1:3)

我們乃是與父…相交」,我們乃是與神相交,我們可以從我們這邊來看「與父相交」。在基督裡,在我們身上成就的這件奇妙的事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顯然,這意味著我們已經認識神了,神不再是在天上的某位陌生人,祂不再是某種偶然的力量或權柄,或某種至高無上的能量。神不再是與我們隔絕的統治者或立法者,神現在是我們所認識的那一位。

在處理這個問題時,請特別細想使徒保羅。你會發現他在寫給加拉太人的書信中談到他們認識神。「現在你們既然認識神,更可說是被神所認識的,…」(加拉太書4:9)就是如此。現在,神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現實,因為我們認識祂,這就是這個問題的本質。你不可能與不認識的人交流,你不能與一個不認識的人交談。現在,我們與神不再遙不可及,而是有一種親密的認識。

約翰說,基督徒不僅是認識神的人,我要懷敬畏之心來說神不僅是至偉大的那位,基督徒也承認神為父的人。這就是為什麼約翰如此謹慎地使用他的措辭,「我們乃是與父…相交」。基督徒是轉向神並稱呼祂為「阿爸!父!」的人,這是保羅在羅馬書8章15節中所說的,我們要有被立為後嗣的思想,而其結果使我們能夠以親密的方式認識神,因此我們稱他祂為「阿爸!父!」,因為我們是祂的兒女,這也意味著我們以神為樂,並且在祂的同在中喜樂。我們就是這樣認識神。

默想:顯然,這意味著我們已經認識神了。

9月22日:在基督裡的生命 - 相交是什麼意思?

…我們乃是與父並祂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約翰一書1:3)

相交是什麼意思?處於相交的狀態意味我們分享某些事物。我們是參與者,或者可以說也是夥伴,這個概念的本質就存在於這個詞的意義中。意思就是:基督徒是分享神生命的人。這是令人震驚和令人驚訝的詞,但這就聖經教導我們的,新約聖經賜給我們這真理,而且不僅如此。

彼得寫到:「因此,祂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彼得後書1:4)。就是如此,還有很多其他類似的說法。的確,整個重生的教義都引致這一點。重生、從上頭生、從聖靈生等都有完全相同的意思。這就是約翰欲在他讀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東西,基督徒不僅僅是比從前的狀況稍微好了一點,也不僅是在生命中添加了某些東西,他們乃是領受了神生命的人。

我們以某種令人驚奇和驚人的方式認識到我們有分於神的性情,神以某種方式進入了我們生命裡面。我不能告訴你怎麼樣,在解剖室裡找不到,解剖人的身體是沒有用的,因為你不可能找不到,就像你通過解剖人的身體找不到靈魂一樣,然而,它並不在我們肉身裡,而我們只能意識到它。我們裡面有一個存有:「…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拉太書2:20)是怎麼樣的?我不知道。然而,我們會在榮耀裡明白這真理,而現在我們知道我們是神生命的分享者。

默想:基督徒是分享神生命的人。

9月21日:在基督裡的生命 - 基督徒的經歷

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祂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約翰一書1:3)

基督徒的經歷是一種明確和肯定的經歷,「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約翰一書1:3)如果人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經歷了什麼,他們又如何能夠與別人分享呢?所以這就是起點,基督徒的經歷不是一個模糊的經歷,它不是不明確或不確定的經歷。相反,它是一種明確肯定的經歷。真正的基督徒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也知道自己得著了什麼。他們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以及個人的身份毫不含糊。約翰說:「我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使你們的喜樂充足。」(約翰一書1:4)你可以分享到我們所擁有的。你不可能邀請人來把你所擁有的東西與他分享,除非你確切地知道你要與人分享的是什麼。

我們正在處理的是新約裡關於救恩確據的偉大教義,它受到相當多的批評。人們將之視為假定,他們說這是不可能的事,也沒有人可以宣告這種事。

然而,約翰卻是一個把他所知道的告訴我們的人,正是因為他知道並且經歷過,他才能寫下來。基督徒不是希望得救的人,而是經歷到得救的人。他們有得救的經歷,也確切的肯定,他們「…知道…所信的是誰…」(提摩太後書1:12)正是因為約翰已經擁有了這確據,他才能把它寫下來。

默想:基督徒不是希望得救的人,而是經歷到得救的人。

9月20日:在基督裡的生命 - 使徒的權威

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約翰一書1:1)

教會宣言是基於使徒的權威傳給我們的,這點我們可以參考彼得後書1:16。我們唯一的權威是使徒的見證,我們的福音是基於他們所論說的。在約翰一書開頭的經文中,約翰不斷地重複這點。他三次說「看見」了,兩次說「我們聽見」,他還說我們「親手摸過」。他重複強調這一點複這一點,因為這是教會宣道的全部基礎,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它信息了。信息就是使徒們所看到的,他們所見證的,以及他們共同經歷和分享的。

現在,我們必須重新抓住的第一件事是見證和經驗之間在本質上的區別。作為基督徒,我們權威的基礎是什麼?今天有很多人會說是經歷。有人曾經寫到他曾經聽到一個基督徒和一個現代科學人文主義者在廣播電台的討論,在這次討論中,科學人文主義者問基督徒:「你對神的真實性和祂的存在最終的證明是什麼?」這篇文章的作者說:「而在我看來,基督徒輸得得很慘。他試圖提出某些論點,而他應該向科學人文主義者說:『我就是神存在的證據。』

在那個辯論中,我會完全站在基督徒這一邊,因為我並不是神存在的證據,我的經歷也不是。神存在的唯一現實就是主耶穌基督。經驗對於證實、支持、幫助我相信這些事情很有價值,但我絕不能以此為基礎。

默想:教會宣言是基於使徒的權威傳給我們的。

2022年9月19日星期一

9月19日:在基督裡的生命 - 宣告

 

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約翰一書1:3)

教會的講道缺乏了宣告是造成教會現狀以及世界和社會現狀的主要原因。一個站在基督教講壇上的人沒有資格說:「我建議你…」或「我可以把它給你嗎?」或「總的來說我認為…」或「我幾乎被說服…」或「研究結果、知識和猜測似乎都指向這個方向。」不!「這些事情是我們要向你們宣告的。

對教會及傳道人由來已久的指控是太教義性,然而,不著重教義的傳道人不是新約意義上的傳道人。我們應該對自己的意見保持謙虛,並且應當謹慎地表達自己的猜測。但在此,感謝神,我們並不在這領域裡,我們並不在乎個人意見或猜測,我們並不是提出某種理論,認為它可以作為對這世界的可能解釋,以及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事。新約整個基礎是在於一個宣布,一個宣告,這些就是新約的話。

根據新約,福音是一個預告,就像一個吹喇叭的人在呼喚人們傾聽,他要說的話不是暫定的,有些信息已經交托給他,他的任務就是復述它。信使首要的工作是傳遞信息,而不是檢查信息的可信性。我們是大使,大使的職責不是向外國人述說他自己的想法或信仰,而是為了傳遞他本國政府已經傳遞給他的信息。這就是這些新約傳道人的立場,這就是約翰在這裡所要說的話,他實質上是說:「我要揭示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默想:福音就像一個吹喇叭的人那樣,在呼喚人們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