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1日星期二

真理時刻-8月31日 : 末世和其他重要的教義 - 正統信仰(Orthodoxy)和正確行為(Orthopraxy)是相輔相成

你們向來跑得好,有誰攔阻你們,叫你們不順從真理呢?」(加拉太書5:7)

聖經清楚地表明:「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雅各書 2:26)對正統信仰的重視並不能排除或削弱(相稱的)正確行為的重要性。如果你首先就假設了對信念毫無質疑和堅定總是不對的,並且假設爭論有關論題的真正價值總是傲慢的,那麼情況似乎就是如此了。然而確實從聖經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認同雅各書第2章的真理,同時又不會自自然然就把純正的教義和確據打了折扣。

聖經的正統信仰包括了相稱的正確行為。正確的教義和正確的言行舉止對於神真正的兒女來說都是絕對必要的,而且也是完全不可分割的。這是基督自己一貫的教導:「…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8:31-32)

此外,聖經清清楚楚並貫徹始終地教導到正確的行為基礎是以正確的信仰為本。換句話說,公義的生活完全被視為是真正信仰的果實,而不是反過來的。

以宗教為口實而缺乏對真理的真愛的行動,無論如何都不能帶來真正的正確行為。相反,這是最惡劣的一種自義的偽善。

因此,為真理而戰是值得的。這是教會在這世上應該為之爭戰的一件事,輸了這場爭戰就會失去其他一切了。

你如何看到公義的生活是來自對真理的認識呢?

2021年8月30日星期一

真理時刻-8月30日 : 末世和其他重要的教義 - 基督教不是非理性的

耶和華說:你們來,我們彼此辯論。你們的罪雖像硃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以賽亞書 1:18)

後現代主義很大程度上是針對當代猖獗的理性主義所作的一種反應。然而,許多後現代主義者對理性主義的反應其實是一種嚴重的過敏反應。許多後現代主義者似乎都認為非理性是比理性主義優越。

實際上,這兩種思維方式都大錯特錯,兩者都同樣對真正的真理和合附聖經教導的基督教採取敵視的態度。一種極端與另一種極端都是同樣致命的。我們要拒絕理性主義,卻不是放棄理性。

理性(透過純淨的邏輯正確使用神所潔淨了的理性)從未在聖經裡受到譴責。信仰並不是非理性的,真正的聖經真理要求我們運用邏輯和清晰、明智的思維來理解。真理總是能夠在其他真理的光照下被分析、檢驗和比較,而不會變成荒謬的。根據定義,真理永遠不會自相矛盾或是荒謬的。與流行的想法相反,並不是理性主義要去堅持一致性是所有真理一個必要的特質。基督是真理的化身,祂不能背乎自己(參提後書 2:13),自我否定的真理是絕對矛盾的,「…沒有虛謊是從真理出來的。」(約翰一書 2:21)

邏輯也不是一個獨特的「希臘文」類別在某種程度上與聖經的希伯來文前後脈絡有衝突。聖經經常運用邏輯的手法,例如對立、「若果…就會」來作論證、演繹法和立論。這些都是標準的邏輯形式,聖經裡充滿了這些論述法。(例如,參考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12-19 中論到關於復活的重要性的一連串演繹論證。)

你傾向墮入理性主義還是非理性主義呢?

2021年8月29日星期日

真理時刻-8月29日 : 末世和其他重要的教義 - 真理是清晰的和永恆不變的

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啊,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悅納。」(詩篇19:14)

神聖道意思並不像今天的人常說的那樣晦澀難懂。誠然,聖經中的某些事很難理解(參彼得後書3:16),然而,它的核心和基要真理卻是非常清楚的,沒有人會被混淆的。「…行路的人雖愚昧,也不致失迷。」 (以賽亞書35:8)

此外,我們個人對真理的看法當然可以而且確實會改變。當然,隨著我們成長,我們會更清楚的理解它。我們都是蒙神聖道的靈奶餵養而開始的。當我們有了「咀嚼」和「消化」更深奧的真理的能力時,我們應該就會因聖道的「肉」而茁壯成長(參哥林多前書3:2;希伯來書5:12)。也就是說,我們對真理的認識從幼稚的孩子轉變為對它所有的豐富和其與其他真理的關係有更成熟的掌握。

然而,真理本身並不會因為我們的觀點而改變。隨著我們對真理的認識能力越來越成熟,真理本身卻保持不變,我們的責任是要使我們一切的心思意念都符合真理(參詩篇19:14);我們無權去重新定義「真理」以適應我們的個人觀點、偏好或欲望。我們不能僅僅因為我們可能難以接受或難以理解而忽視或丟棄某些的真理。而最重要的是,當理解真理或捍衛真理需要付上高昂的代價時,我們不能因此就對真理漠不關心或懶散。這種對真理自以為是的態度無異於篡奪神的權威(參詩篇 12:4),走上這條路的人肯定是走向自我毀滅之路(參羅馬書 2:8-9)。

甚麼時候真理糾正了你的偏好呢?

2021年8月28日星期六

真理時刻-8月28日 : 末世和其他重要的教義 - 主耶穌講的故事是揭示真理

這都是耶穌用比喻對眾人說的話;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說什麼。這是要應驗先知的話,說:『我要開口用比喻,把創世以來所隱藏的事發(顯)明出來。』」(馬太福音13:34-35)

主耶穌講的故事引人注目原因在其簡單和豐富。在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有時會以很迅快的方式一個接一個地例出多個比喻,在它們之間只加插了少量的解釋或詳盡的材料或沒有加插什麼。在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裡,有些篇章幾乎只包含比喻和其延伸的話題。(參例如馬太福音13;24:32-25:30;當然還有路加福音15:4-16:13)

主耶穌顯然喜歡通過講故事來作教導,而不是用以死記硬背式的原始事實清單,或整齊編目和有系統佈局的方式來概述信息。祂在作教導時,從不拘泥和賣弄,總是簡略和娓娓動聽的。比喻中包含許多熟悉的人和物,有時會激起人共鳴的情緒。這些使主耶穌的講道非常令人難忘,而不是整齊的清單或巧妙的咬文嚼字。

然而,主耶穌偏好如此敘述真理的事實,並沒有使祂教導真理的目的或要傳達的真理信息無效。

馬太福音13:34-35用非常簡單的話總結了對比喻和其真正價值的正確觀點,他引用了詩篇78:2-4,其中描述了比喻的主要目的是要作為啟示真理的一種方式。

哪些比喻對教導你真理特別有效呢?

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

真理時刻-8月27日 : 末世和其他重要的教義 - 比喻故事和真理並不矛盾

又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比喻嗎?這樣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馬可福音4:13)

主耶穌是一位講故事的大師,然而,祂從不只是為了故事而講故事。他的比喻不是文字遊戲或任由每個聽眾按自己的意思自製解答的謎團。祂每個比喻都有一個重要的課題要傳達,由基督創作出來,並且由祂把真理蘊涵到比喻的架構中。

這是一個需要牢記的關鍵事實,因為它解釋了真理如何與故事相容。即使是純虛構的故事也並非完全不符合我們對真理的傳統觀念,因為每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始終都有一個重點,一個好的故事的重點應該是真實的(或者至少在某種程度上真實地反映了生活),即使故事本身描繪的是一個完全虛構的場景。

比喻強調一個重要的真理,就像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的寓意那樣。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比喻中包含的重要真理是固定的和客觀的,而不是好像形而上學的粘土團那樣,我們可以隨意扭曲和塑造的。要記住,當主耶穌與門徒單獨在一起時,祂向他們仔細地解釋了撒種的比喻(參馬太福音13:18-23)。這個故事具有清晰、簡單、單一、直接、客觀的含義,正如主耶穌向他們解釋的那樣,祂指出所有的比喻都可以通過類似的方法來理解(參馬可福音4:13)。因此,絕對沒有理由推測主耶穌使用比喻在某種程度上表明真理本身是糾纏在奧秘之中,以至於完全難以理解。

什麼時候比喻的意義為你澄清了一個屬靈的真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