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1日星期一

真理時刻—5月31日:為人父母之道 - 悔改—所有人都這個必要

 

那時,有施洗的約翰出來,在猶太的曠野傳道,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3:1–2)

浪子的比喻其中一個明顯的含義就是沒有人能免於悔改的必要。若果那些執著於禮儀律法中繁文縟節的法利賽人都必須悔改的話,那我們這些並沒有嚴肅看待神聖潔的人是否更加必須悔改呢?

請注意,主耶穌並非譴責法利賽人把薄荷、茴香、芹菜等獻上十分之一,祂譴責的是他們利用這種行為來掩飾他們在律法上更重要的道德方面的失敗。祂對他們說:「因為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馬太福音23:23)

如果你聽到浪子的比喻而不能夠辨認出自己的話,那你就錯過了主耶穌這個比喻所隱含的含義。這是悔改的呼召,適用於浪子(不道德、落泊的罪人)和法利賽人(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比喻的重點和對立點都強調了悔改這個觀點。一方面,我們看到悔改如何帶來屬天的喜樂。另一方面,我們了解到拒絕面對自己悔改的必要其實就是偏執和自以為義的表現,這是抗拒神的表現。因此,這比喻要求浪子和法利賽人都要悔改。

悔改的罪人得救贖這應許與這個真理是互相吻合的。

你如何證明你與這比喻中的浪子身份是一樣的呢?

2021年5月30日星期日

真理時刻—5月30日:為人父母之道 - 主耶穌為我們虛己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2:8)

在浪子回家後,他的父親對他所說的話實際上的意思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你現在已經完全恢復了兒子身份,甚至被提升到在我們家庭裡有一個尊榮的地位。」就像一個王把他的長袍和印章戒指賜送給他的一個王子那樣,這位父親隆重且公開地進行了這項工作,以消除任何人對他是否真心實意的質疑。這就是那位父親一種虛己的行動。

在這裡所描繪的那位父親就是基督的象徵,也就是腓立比書2:6-8用來描述基督的方式。基督的虛己並不是放棄本為神的身份,也不是剝奪丟自己的神性或神的屬性,而是透過成為一個真正有血有肉的人,從而用祂人性的肉身來遮蓋祂的榮耀。因此,祂放下了祂自己崇高和尊貴的地位,成為了一個人。祂紆尊降貴到我們人類的地位上,然後,祂更謙卑自己以至於受最羞恥的死刑而死,好像祂就是人類社會中所有最壞、最低劣的沉渣敗類之寫照那樣,這就是「死在十字架上」的意思。這比那個比喻中父親所遭受的任何侮辱要大得多。因此,若果在那比喻中父親的舉動似乎太誇張了的話,那麼對這個事實掉以輕心,就是那個父親所承擔的羞辱不可能被誇大到一個地步能與基督的謙卑等量齊觀。

你覺得這種謙卑的程度最具挑戰性的是什麼的?

2021年5月29日星期六

真理時刻—5月29日:為人父母之道 - 所有人都是浪子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馬書3:23)

當我們犯罪時,我們就是對神的父愛和祂聖潔的威信作出藐視,我們不僅踐踏了祂的律法,而且也冒犯了神本身。犯罪就是否定神的地位,就是表達對神的恨惡,無異於希望祂是死的,這是對祂的羞辱。由於所有的罪從本質上來說都是對神的蔑視,所以,即使是最微小的罪也足以做成永恆的災禍、不幸和苦難。由亞當那次小小的叛逆行動而導致整個世界都被人類的邪惡所充滿這事實活生生地證明了這一點(參羅馬書5:12,19;哥林多前書15:21-22)。

此外,罪總是結出邪惡的果子。我們不能接受神賜給我們那些尚好的恩賜,反而把它們當作虛無的東西賤賣,並沒有預期到會落到不可避免屬靈貧困的地步。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現實:浪子不僅是罪人最惡劣的景象,他象徵的是每一個未得贖的罪人,就是與神隔絕、活在世上沒有指望(參以弗所書2:12)。他明確和活靈活現出全人類的寫照,就是墮落、犯罪和叛逆。

真的:支配著浪子的邪惡動機就是每個人內心天生的傾向。

換句話說,我們全都是不肖的兒女。離了神約束的恩典,我們每個人早就出賣了我們的長子的名份、虛渡了我們的人生、浪費了神給我們的每一份祝福,賤賣祂豐盛和良善的恩賜以換取短暫而廉價的自我滿足。

所有人都是浪子的觀念如何改變你對他人的看法呢?

2021年5月28日星期五

真理時刻—5月28日:為人父母之道 - 永遠為後嗣

…既然信祂,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直等到神之民被贖,使祂的榮耀得著稱讚。」(以弗所書1:13–14)

主耶穌對那些不信的法利賽人說:「奴僕不能永遠住在家裡;兒子是永遠住在家裡。」(約翰福音8:35)從上下文來看,那些法利賽人以為自己透過亞伯拉罕就是神的兒女,而主耶穌是在警告法利賽人他們其實是「罪的奴僕」(約翰福音8:34), 他們最迫切的需要是透神的兒子來使他們從罪中得釋放(約翰福音8: 36)。只有通過相信基督,罪的奴隸才能從罪中得到釋放。一旦獲得釋放,他們就會被收納進神真正的家,以暫時的來與永恆的作交易。

成為後嗣」的教義建立了這樣一個現實,即信徒一旦得救,就永遠得救。

若果我們蒙神納為後嗣不是永久性的話,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感到憂慮。我們的罪可能仍在使我們落在定罪的當中,然而,聖靈向我們的心靈證實我們是神的兒女(參羅馬書8:16),而如果我們有了聖靈內住的話,我們就擁有神堅定的印記,保證我們能得著未來的基業。

在羅馬書第8章稍後的經文中,保羅進一步強調了我們蒙神立為後嗣的永久性。在8章29-31節裡,他解釋說,凡蒙神所稱義的人,祂都將使他們得榮耀,沒有任何一個會失喪的。在8章32-34節裡,他以這真理鼓勵信徒:沒有誰能控告神所揀選的人,因為他們所有的罪都藉著基督得赦免了。最後,在8章35-39節裡,使徒保羅指出,絕對沒有什麼可以將神的兒女與神永恆的愛隔絕。我們是神家中一分子的這個保證是永遠堅立的。

這些真理如何幫助你釋除擔心失去救恩的憂慮呢?

2021年5月27日星期四

真理時刻—5月27日:為人父母之道 - 從奴隸成為兒女

 

因為祂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法祂兒子的模樣,使祂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羅馬書8:29)

神在祂的恩典裡把我們從罪中解救出來,並使我們成為祂的奴隸,這確實是一個令人難以領會的奇異真理。我們能認識並順服屬天的那位主是多麼的榮幸啊!一個奴隸的尊嚴源自於他主人的權力和地位。在古代,王的奴隸是所有奴隸中最受尊敬的。我們是屬萬王之王的,即是神祂自己的,因此,沒有比這有更高的榮譽了。然而,主已將更大的尊榮賜給屬祂的人。

神救我們脫離了罪的困境,不僅接納我們成為祂的奴隸,而且更迎接我們進入祂的家,成為祂家庭的一分子。祂不僅解救了我們、買贖了我們、使我們與祂和好,並且把我們收納進祂的家。祂收養了我們,把那些本為「可怒之子」(參以弗所書2:3)的人轉變成為公義的兒女。這一切都藉著基督的救贖工作得以實現,基督就是「神的獨生子」(參約翰福音3:16)、「許多弟兄中作長子」的那位(參羅馬書8:29;參啟示錄1:5)。

在古代的羅馬,領養那刻會即時賦予蒙領養的那位前奴隸自由,使他永久成為主人家庭裡的一分子。同樣,作為神所收養兒女,我們得以從罪的束縛中解救出來。此外,我們可以確信無疑知道我們已經蒙神賜予在祂家中有一永恆的地位。

「成為後嗣」的真理如何影響你對自己價值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