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1日星期二

作主耶穌基督的門徒的代價

主耶穌說:「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路14:26-27)
多麼沉重的代價啊?
你願意嗎?
主耶穌再用兩個比喻說明:「你們哪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見的人都笑話他,說:這個人開了工,­卻不能完工。或是一個王出去和別的王打仗,豈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萬兵去敵那領二萬兵來攻打他的嗎﹖若是不能,就趁敵人還遠的時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條款。」(路14:28-32)
你要仔細思想思想啊!
你要謹慎思量思量啊!
主耶穌要的不是膚淺的跟隨者,也不是那些三心兩意的跟隨者,更不是那些為了求健康、求財富、求成功、求順利、求自己的願望成就的那種跟隨者,就好像今天那些假先知、假師傅、不負責任的傳道人所傳的信息。
主耶穌最後總結說:「這樣,你們無論什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鹽本是好的;鹽若失了味,可用什麼叫他再鹹呢﹖或用在田裡,或堆在糞裡,都不合式,只好丟在外面。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路14:33-35)



2011年10月10日星期一

「認罪、悔改、信福音」保羅華許


這是一個敗壞的世代!
這是一個荒謬的世代!
這是一個充滿謊言的世代!
這是一個充斥著叛逆的世代!
教會的講壇與教導、佈道會的信息等,無不充斥著「成功神學」與妥協世界的「福音」信息。然而,感謝神,因祂為祂的聖名,「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王上19:18

保羅華許(Paul Washer)的信息正是我們基督的門徒必要儆醒的信息!
也是我們每個敬畏神的人必要省察的呼声!

使徒保羅說:「…因為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好些師傅,並且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提後4:3-4)

的確!今天香港的教會充斥著「荒渺的言語」。
弟兄姐妹哪!要謹慎、要小心,不要被那些 「甜言蜜語」、「悅耳動聽」的假先知給欺騙了!

約翰派博(John Piper)揭露「成功神學」或「豐盛神學」的謬誤




看哪!今天,香港的教會在宣揚怎樣的一種「福音」?
看哪!今天,香港的佈道會在宣傳怎樣的一種「福音」?
看哪!今天,影音使團在傳講怎樣的一種「福音」?
不就是「成功神學」、「豐盛神學」的「福音」嗎?

一個「失落」的真理—「重生」

主耶穌對尼哥底母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約3:3,5)尼哥底母是甚麼人?尼哥底母不是一般等閒的人物,他是「猶太人的官」、「是以色列人的先生」,一個政治領袖兼宗教權威,然而,主耶穌卻對他宣告一個「重生」的真理,尼哥底母從前一直都不懂嗎?

「重生」=「價值觀重整」嗎?
「重生」=「改變生活方式」嗎?
「重生」=「建立高尚的道德準則」嗎?
「重生」=「培養優越的宗教的情操」嗎?
「重生」=「宣讀既定的決志禱告」嗎?
「重生」=「在決志卡上填上自己的名字」嗎?
「重生」=「在佈道會聽到講者的呼召走到台前」嗎?


那主耶穌講的「重生」是甚麼意思呢?
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結36:26 )
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約3:6)
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他叫你們活過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1-9)

「重生」是神超越自然律的作為,藉著聖靈更新人的心思意念,使他「活過來」,看清楚自己的本象原來是「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才曉得神是何等的聖潔、公義、憐憫、美善、慈愛,阿們!打到昨天的我,否定過去的我,掉棄從前的自我,才能謙卑順服的來到神面前「認罪、悔改」,單單信靠主耶穌的十字架、神的恩典,將耶穌基督的義加在我這不配的人身上。

當年先知以賽亞看見神怎麼說?「那時我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賽6:5)
當年先知以西結看見神怎麼說?「…我一看見就俯伏在地,…」(結1:28)

當年使徒彼得看見主耶穌怎麼樣?「 西門彼得看見,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路5:8)
當年使徒保羅遇見主耶穌怎麼樣?「我就仆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對我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我回答說:主啊,你是誰﹖他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拿撒勒人耶穌。」(徒9:4-5)
當年使徒約翰在拔摩海島上看見主耶穌怎麼樣?「我一看見,就仆倒在他腳前,像死了一樣。」(啟1:17)

看哪!今天的香港是何等的光景?
我們真的敬畏上帝嗎?
我們真的將上帝、將主耶穌高舉在至高之處嗎?
我們真的心悅臣服的承認自己是何等的敗壞嗎?
我們真的是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嗎?還是像世人那樣求健康、求財富、求順利、求安逸、…、求自己的願望成就?
我們真的願意神成就祂的旨意嗎?
我們真的誠心讚美神的榮耀嗎?

我們真的是透過「認罪、悔改」來「信耶穌」嗎?

我若說:我不再提耶和華,也不再奉他的名講論,我便心裡覺得似乎有燒著的火閉塞在我骨中,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耶20:9)那有人喜歡講得罪眾人的話呢?可是先知耶利米卻…。今天的香港有這種「敢言」的牧師、傳道嗎?

人子啊,我照樣立你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所以你要聽我口中的話,替我警戒他們。」(結33:7)神立「守望的人」是要「替我警戒他們。」今天的香港有這種敢「警戒」信徒的「守望的人」嗎?


我現在是要得人的心呢﹖還是要得神的心呢﹖我豈是討人的喜歡嗎﹖若仍舊討人的喜歡,我就不是基督的僕人了。」(加1:10 )
「蒙召」作神的僕人的、作神「家奴」的,你們有這等的心志嗎?


父啊!求祢在今日的香港興起好像耶利米、以賽亞、以西結等忠心傳講祢話語的真先知,復興教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阿們!

2011年7月6日星期三

認識這樣的一個耶穌嗎?(4)

我們都聽過許多見證說甚麼神施展了神蹟醫治了某某的絕症,又聽過許多見證說甚麼神聽了禱告減輕了某某的病情,也聽過許多見證說甚麼神將某某從瀕臨死亡中的人救活過來。坦白說,我對這些的見證有懷疑,也不是因為這些「現象」而「信心」加強,因為聖經的教導是「只要信」、「義人必因信得生」。

約翰福音11章記載了一個很耐人尋味、發人深省的故事:
有一個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就是馬利亞和他姊姊馬大的村莊。這馬利亞就是那用香膏抹主,又用頭髮擦他腳的;患病的拉撒路是他的兄弟。他姊妹兩個就打發人去見耶穌,說:主啊,你所愛的人病了。耶穌聽見,就說: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神的榮耀,叫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耶穌素來愛馬大和他妹子並拉撒路。聽見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約11:1-6)

你能體會到拉撒路面對死亡的心情嗎?
你能體會到馬大馬利亞姊妹面對至親病入膏肓、淹淹一息、瀕於死亡而無能為力的心情嗎?
沒有經歷至親病入膏肓、淹淹一息、瀕於死亡的人,是不會明白那種叫人肝腸寸斷的感受,也不會明白那種「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的心景,只會空談 甚麼「要有信心」啊,冷靜的勸說甚麼「懇切禱告,我們的神是很有能力的」啊,…等的「官方」語言,好像很「敬虔的」,好似很「屬靈」,以為這樣就是安慰, 然而,聖經教導是:「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12:15),對不懂的世情不要亂猜假想,結果,「耶和華對約伯說話以後,就對提幔人以 利法說:我的怒氣向你和你兩個朋友發作,因為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伯42:7)

回到拉撒路的故事,馬大馬利亞姊妹看見拉撒路淹淹一息、病得死去活來,眼看至親要瀕臨死亡,心急如焚的周圍尋找耶穌,祈求祂能立刻救救拉撒路,使他不會死去,結果,找是找著了,卻是「急驚風遇上慢郎中」,主耶穌「敷衍」道:「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神的榮耀,叫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然後,「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
真的耐人尋味又很令人失望啊?
「明明知道拉撒路病到淹淹一息,不救就要死了,你還說甚麼「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神的榮耀,叫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人都不去醫且讓他去死,怎樣彰顯神的榮耀?」(當然,我們知道故事的結局,就可以「馬後炮」說:「主耶穌可以使人從死裡復活,這就正正彰顯神的榮耀了。」對!但設身處地想,你有這等的信心嗎?)

「聽見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怎會這樣冷漠的?聽見所愛的人病了,還不立刻起行去救他,反而「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見死不救」?這是甚麼道理?怎會不了解馬利亞、馬大兩姊妹此刻的心情呢?怎麼表現得這麼「漠不關心」呢?有甚麼比救一個瀕於死亡的人還重要的事呢?

果然,拉撒路死了。而且的確是因為主耶穌「見死不救」,定意要拉撒路經歷「死亡」,也要叫馬利亞、馬大兩姊妹經歷至親「死亡」的傷痛。這甚麼說?看,「然後對門徒說:我們再往猶太去吧。…耶穌說了這話,隨後對他們說: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門徒說: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穌這話是指著他死說的,他們卻以為是說照常睡了。耶穌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拉撒路死了。」人在生的時候不救,等人死了才去救,這不是「見死不救」、定意要人經歷「死亡」、經歷傷痛是甚麼?

經歷苦難才曉得恩典的可貴。
經歷死亡才曉得重生的意義。

看哪!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來5:8)
看哪!使徒保羅,「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提後2:3)
看哪!使徒彼得,「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他,因為知道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是經歷這樣的苦難。那賜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裡召你們,得享他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彼前5:9-10)

這故事是一個挑戰?
主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約11:25)

「認罪,悔改,信福音!」本來就是神給世人的一個挑戰,「信耶穌」從來就是一個「背十字架」的mission,不知怎麼會被一些假師傅給妥協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