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日星期二

8月2日:認識神、事奉神 - 「天意」與歷史

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祂,也不感謝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羅馬書1:21-22)

在人們通常稱之為「天意」裡,你會得到同樣類似的啟示(正如在創造物和自然界所見那樣):世上各種事物的秩序、護理、維生和一切生命可持續發展的事實。

這一切如何解釋呢?歸根結底,這些其實都是一個關乎神定旨的問題。藉著神定旨的安排,四季、降雨和下雪、農作物的開花結果等等,都是神的彰顯。

普遍啟示」的第三個方面就是歷史。如果我們能看到的話,整個世界歷史就是神的啟示。

然而,我們不得不說「普遍啟示」本身是不足夠的,它應該足夠但事實卻非如此。在我看來,這就是保羅在羅馬書1:20中的論點,他說:「…叫人無可推諉」證據是有的,但這還是不足夠。為什麼?因為罪的緣故。如果人不是罪人,藉著觀察神在創造、護理和歷史中的神蹟和作為,他們能夠通過理性的思考過程就可以認識神。然而,由於他們有罪的緣故,他們沒有這麼做,他們故意背棄這樣做。這就是羅馬書1章其餘部分的主要論點。保羅說:「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羅馬書1:21-22)他接著說,他們開始崇拜受造物而不是造物主。

默想:如果我們能看到的話,整個世界歷史就是神的啟示。

2022年8月1日星期一

8月1日:認識神、事奉神 - 普遍啟示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1:19-20)

 根據聖經,神以兩種主要的方式向人啟示祂自己。第一個是我們所謂的「普遍啟示」,而另一個顯然就是「特殊啟示」。讓我們首先來看「普遍啟示」。它是什麼意思呢?聖經告訴我們,神首先通過創造物和自然界從總體上來啟示祂自己。保羅就這個問題向路司得人作了最重要的宣告,他說:「然而為(神)自己未嘗不顯出證據來,就如常施恩惠,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你們飲食飽足,滿心喜樂。」(使徒行傳14:17)就在這之前,保羅曾說:「…那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永生神。」(使徒行傳14:15)

同一點另一個經典的陳述可在使徒行傳17:24中找到:「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你會再一次發現羅馬書1:19中所說的那同樣的真理。

羅馬書1:20:「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這是另一個重要的經文段落。所有這些陳述都提醒我們,神畢竟在自然界和創造物中留下了祂的記號、祂的印記。它們都是「祂手所行的…」(詩篇111:7)「諸天述說神的榮耀;…」(詩篇19:1)

所造的一切本身就是神的啟示,這是「普遍啟示」的第一個定義。

默想:所造的一切本身就是神的啟示。

7月31日:神的國度和為何神允許有戰爭 - 祂的恩典是何等的奇妙

祂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哥林多後書12:9-10)

對於那些能深深感受到神同在的人來說,神同在的感覺是最真實的,體會到神大能的覆庇也是最確切的。

一位德國摩拉維亞主教的遺孀告訴我,根據她的經歷,德國所有因信仰而遭受無數苦難的基督徒普遍的見證是他們沒有幸免於這些苦難,為此他們確實感謝神。藉著這些苦難,他們覺悟到他們的基督徒生命和經歷是何等的貧乏,藉著苦難,他們的眼睛睜開了,看到了「祂的恩典是何等的奇妙」。

他們所表達的不過是詩篇作者所說的話的現代版本:「我受苦是於我有益,為要使我學習祢的律例。」(詩篇119:71)

這也是保羅對神的這句話語:「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作的回響,他說:「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哥林多後書12:9-10)我們若愛神,順服神,這肯定也是我們的經歷。因此我要再次提醒你「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8:28)

默想:藉著這些苦難,他們覺悟到他們的基督徒生命和經歷是何等的貧乏。

7月30日:神的國度和為何神允許有戰爭 - 經歷的範疇(第2部分)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8:28)

同樣,生命中重大的危機向我們展現了我們的軟弱、無奈和無能。保羅在羅馬書第8章說明了這一點,他說;「…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羅馬書8:26)在平靜與安逸的時候,我們認為我們可以禱告,也知道如何禱告。我們很放心,也很自信,我們覺得我們正在過著應該過的宗教生活。但是當考驗來臨時,它們就揭露了我們是多麼的軟弱和無助。

這反過來又驅使我們面向神,使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意識到我們完全仰賴祂,這是所有基督徒的經歷。在我們的愚昧中,我們想像我們可以靠著自己的實力和能力來生活,我們的禱告往往是形式上的。但困境使我們奔向神,使我們等候祂。神通過何西阿對以色列說:「…他們在急難的時候必切切尋求我。」(何西阿書5:15)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是多麼的真實啊!尋求神總是好的,苦難驅使我們這樣做。

但這一切主要是從我們這邊出發的。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們可以說,沒有一堂課能夠像苦難那樣讓基督徒學到如此多神對他們的愛和恩慈的看顧。雖然我們一切都安穩,但在我們的自足和自滿中,我們將神拒之門外;即使在我們生活的細節中,我們也不允許祂向我們表露祂對我們的關懷。只有當我們遇到困境,我們「…不曉得當怎樣禱告」,我們才意識到「…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羅馬書8:26)

默想:沒有一堂課能夠像苦難那樣讓基督徒學到如此多神對他們的愛和恩慈的看顧。

2022年7月29日星期五

7月29日:神的國度和為何神允許有戰爭 - 經歷的範疇(第1部分)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8:28)

感謝神,我們也可以從經歷的範疇憑體現的方式來回答關於這個榮耀應許的機制。我們這節經文是真實的,是所有聖徒普遍的見證,他們的歷史記錄在聖經和隨後基督教會的歷史當中。神幾乎是以各式各樣的方式來成就這個應許,但共通點都指向一個終極的益處,就是認識神和我們靈魂的救恩。牢記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到試煉和磨難通過以下方式發揮作用:

它們使我們醒悟到我們過度依賴屬地和屬人的事物這事實。不知不覺,我們常常被周圍的環境所影響,生命越來越不仰賴神,專注也越來越屬世了。否定屬世和屬人的舒適和喜樂常常能我們意識到這一點,這是任何其它事無法做到的。

對我們的試煉也提醒我們地上的生命是短暫的。在這世上「安定下來」是多麼容易使我們以為永遠如此活下去。我們都傾向於這麼想,以至於我們忘記了「…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羅馬書8:18),而正如我們剛表明這應該是我們經常默想的主題。因此,任何可以攪亂這種安於現狀並提醒我們只是寄居世上的天路客的事物,都會激勵我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歌羅西書 3:2)

默想:只有一個終極的益處,就是認識神和我們靈魂的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