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5日星期日

6月5日:當神推動復興之時 - 聖靈的洗

 

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使徒行傳2:4)

根據定義來說,復興意味著神的靈澆灌下來,神的靈同時在一個人或許多人身上掌權。

但是有些人雖然不認為這是歇斯底里的,但在我看來卻犯了熄滅聖靈的罪,因為他們這樣爭辯說:「聖靈的洗是每個人在重生時所發生的事,所以我們都受了聖靈的洗,我們都獲得了這個洗。」當下要記住,他們在談論是使徒行傳第二章所描述的事情。他們說:「是的,這就是聖靈的洗。但我們現在都明白,它是無意識的,我們沒有意識到它,而它發生在我們相信和重生的那一刻,正是神將我們納入基督的身體的行動。這就是聖靈的洗禮,神將祂的靈澆灌在教會身上,用祂的聖靈重新給教會施洗,是大能的洗。既然它發生在我們所有人身上,我們絕不能要求它。

或者換一種說法,他教導說五旬節當天所發生的事情是一次性的,不能重複的,因此我們禱告聖靈澆灌是錯誤的。他們教導說:「神在五旬節那天,將祂的靈澆灌在教會身上。從那時起,聖靈就一直在教會中。所以,祈求神的聖靈澆灌實際上是錯誤的。」一點也不奇怪,隨著這種講道的流行,人們不再為復興禱告了,而教會就淪落到今天的樣子。

默想:復興是神的靈的澆灌下來。

2022年6月4日星期六

6月4日:當神推動復興之時 - 主耶穌基督是中心嗎?

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祂豐富的恩典。」(以弗所書1:7)

若果主耶穌基督不是至關重要的、不是中心的、不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不佔據我們默想和生活、思想和禱告的中心的話,我們就沒有權利去尋求復興。然而,如果你和很多人談論宗教的事,即使是​​在教會裡,你會發現他們會和你長談,卻從來沒有提到過主耶穌基督。我從不厭倦這樣說,因為這是我作為牧師的經驗中非常熟悉的事情。人們來和我談論這些事情,我向他們提出我的問題。

我說:「如果你今晚就要死,你會有什麼感覺?

他們說:「哦,我相信神。

我回答說:「好吧!當你站在神面前時會說什麼?你靠什麼?

他們說:「嗯,我一直努力的活出一個良善的生命,我已經盡力而為了,我一直努力做好事。

我說:「可是你還是犯了罪,是不是嗎?

他們說:「哦,是的,我犯了罪。

我問:「那麼,你對你的罪做了什麼?關於你的罪,你會在神面前對神說什麼?

他們說:「嗯,我相信神是一位充滿慈愛的神。

我說:「這對你有什麼幫助呢?

他們說:「嗯,我相信,如果我向神承認我的罪,然後請求祂原諒我,祂確實會原諒我,我相信這一點。

我要說的是他們甚至並沒有提到主耶穌基督的名字,他們似乎認為他們可以直接到神那裡去,而根本不需要主耶穌基督。有很多所謂的基督教是完全沒有基督的。

默想:如果主耶穌基督沒有佔據我們默想的中心,我們就沒有權利尋求復興。

2022年6月3日星期五

6月3日:當神推動復興之時 - 重新找回福音的核心真理

然而,神堅固的根基立住了;…」(提摩太後書2:19)

無一例外的是,重新找回基督教信仰的基本教義是最終導致復興的重要一步。復興總會有一個開端,它似乎來得突然,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它確實來了。但是仔細看歷史,你總會發現有一些事情在悄悄地進行著,有一個開端,一個不為人所見的預備。預備工作總是重新找回這些偉大而榮耀的核心真理。

以對抗羅馬天主教的歸正運動(Protestant Reformation)的歷史為例。到馬丁路德突然看到唯獨因信稱義的偉大真理之後,基督教的復興才到來了。恰恰是回到這個真理之上,即加拉太書和羅馬人書中所啟示的真理,藉聖靈的澆灌鋪平了復興的道路。然後,它就發生在這個國家和每一個歸正運動傳播到的國家。

復興也發生在十八世紀。那時瀰漫著死氣沉沉的氣氛。巴特勒主教寫了《宗教的類比》這本書,並開展了「波爾講座」來對抗理性主義,但沒有任何果效。然後突然間,復興似乎來了。懷特菲爾德、衛斯理和其他類似的人物出現。是的,但是復興是如何通過這些人來的呢?嗯,這個故事是眾所周知的。真正讓約翰衛斯理能夠有在奧爾德斯蓋特街的經歷是三個月前所發生的事情,那時他的心被聖靈「奇蹟般暖化」。1738 年5月24日,他在奧爾德斯蓋特街有過這種經歷,但在1738年3月,他的心眼才被打開,看到了唯獨因信稱義的真理。在倫敦到牛津的旅途中,彼得·比洛和衛斯理之間著名的對話都是關於唯獨因信稱義的真理。直到他看到這一點並抓住了這真理之後,聖靈才降臨在他身上並開始使用他。

默想:復興總會有一個開端。

6月2日:當神推動復興之時 - 復興的障礙

以撒就離開那裡,在基拉耳谷支搭帳棚,住在那裡。當他父親亞伯拉罕在世之日所挖的水井因非利士人在亞伯拉罕死後塞住了,以撒就重新挖出來,仍照他父親所叫的叫那些井的名字。」(創世記26:17-18)

以撒生平的這件事,在我們思考整個復興的問題時,對我們有重大的教導。這張圖片是一幅描繪到以撒陷入困境中情況。如果你閱讀上下文,你會發現他一直住在該國的另一個地方,並且神以一種非常驚人的方式祝福了他,以至於以撒已經成為他周圍的人羨慕的對象,他們迫使他遷離那裡,「亞比米勒對以撒說:『你離開我們去吧。因為你比我們強盛得多。』」(創世記26:16)因此以撒被迫與他的家人和他所有的僕人、產業和財物一起遷離那地。然後他來到基拉耳山谷,決定住在那裡。

當然,在他到達那地的那一刻,他就面臨著一種緊迫且非常迫切的需求,就是對水的需求。我確實想強調這一點,因為在生活上,水絕對是必不可少的東西,當然對公共福祉至關重要。他面臨的不僅僅是尋找一個可以搭帳篷或為自己建造某種住所的地方問題,他也不是在尋找娛樂或享受,他更不是在尋找任何生活上的附屬品。整個故事的重點是,他一直在尋找一些絕對必要的東西,沒有它,生活就根本無法維持下去。

我強調這一點,因為對於我們今天所處的情況,我們必須意識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這種絕望的特徵。

默想:對於我們今天的處境來說,我們首先必須意識到的是這種絕望的特徵。

6月1日:當神推動復興之時 - 復興是當今迫切的需要

 

耶穌進了屋子,門徒就暗暗的問祂說:我們為什麼不能趕出他去呢?耶穌說:『非用禱告(有古卷在此有:禁食二字),這一類的鬼總不能出來』」(馬可福音9:28-29)

構成教會的每個成員都很重要,而且在某種非常重要的意義上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提請大家要注意整個教會復興的這個主題上,部分原因是我感覺到今天基督教會的成員有一種奇怪的傾向,他們認為自己能夠為教會所做的事情很少,因此,他們傾向於指望別人去做那些他們需要去做的一切事。當然,這是今天日常生活的特徵。例如,男性和女性不再像以前那樣參加體育活動,相反,人們傾向於安坐在人群中,只是看著其他人去進行體育活動。曾經這些東西給人們提供樂趣,但現在廣播電台和電視台為他們提供了這些娛樂和樂趣,我擔心這種趨勢甚至會在基督教會中表現出來。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證據表明人們只是袖手旁觀,而期望一兩個人去做所有事情。

當然,這完全否認了新約關於教會是基督身體的教義,當中每個成員都有責任、有功能、也很重要,而且在最重要的意義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你可以閱讀使徒對這一教義的偉大闡述,例如在哥林多前書12章中,你會發現他說我們不那麼體面的的部分與更體面的部分同樣重要,身體的每個部分都必須發揮作用,準備好供主人使用,並且永遠可用。

作為個體基督徒,除非我們對當今教會和世界的狀況感到非常關切,否則我們確實是一個非常可悲的基督徒。

默想:構成教會的每個成員都很重要,而且在某種非常重要的意義上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