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日星期三

2009年6月28日「只要信」的回應與反思

2009年6月28日主日第一堂崇拜,彭家業講師以「只要信!」為題證道,經文引用馬可福音5章22-43節,關於睚魯的女兒和患血漏女人的故事,彭講師以這段串插的故事來說明信心的「進程」。聖經學院的講師哦!一開始就來「信心數碼化」,恕我膚淺,不識欣賞,不知所謂,要反複思索,用到大學時所學過的語言邏輯才了解“0信心” 與 “1信心”。此外,解構兩個故事時,覺得彭講師有點「不解溫柔」,對主耶穌、門徒和睚魯的表現少少負面。最疑惑的,是講到「信心的能力」的問題。總的來說,有以下十點回應與反思:

1. 「信心數碼化」
彭講師以數碼世界的概念,即“0” 與 “1” 的概念,將「信心」數碼化。如果對世俗的事與物來說,這種「二元」的看法,雖然是那麼的「純真」、那麼的「簡單」,我絕對專重。但是將基督信仰裡的「信心」,用這種「膚淺」的「世俗學問」捆綁起來,所謂「信心」數碼化,就令我非常痛心,使徒保羅說:「提摩太啊,你要保守所託付你的,躲避世俗的虛談和那敵真道、似是而非的學問。」(提前6:20)談信心,就按著聖經的真道談信心,何必要甚麼「信心數碼化」呢?將「信心」「數碼化」後,是否真是能帶去正確的「信心」的信息?將「信心」「數碼化」後,是否真是達到造就信徒的作用?

2. “0信心” 與 “1信心”
根據彭講師的定義,
「“0信心”是:我們原本沒有這樣東西,但是我們相信 神是為我們預備這樣東西」,
「“1信心”是:我們原本有一樣東西,不過我們相信 神會保守我們繼續擁有這樣東西」。自問愚昧,不知所云。我是修讀數學的,又是教數學、教電腦的,按數碼的概念來說,“0” 就是「無」、「熄」、“off” 的意思,所以“0信心” 即是「無信心」,“1” 就是「有」、「著」、“on” 的意思,所以“1信心” 即是「有信心」,按常識都是如此的,是嗎?
如此下的定義,邏輯在那裡呢?
按語言邏輯分析,彭講師所謂的“0信心” 就是「無而信有」,所謂的“1信心”就是「有而信(繼續)有」。如此推論,“0信心”不是「無信心」,而是「無」中生「有」的「信心」,“1信心”是「有」中生「不失去」的「信心」,總之無論是“0信心”與“1信心”,「信心」的對象都是 神,那麼 “0” 與 “1” 所指的就不是「信心」,而是指「東西」,如何「信心數碼化」?
上面所指的「東西」,是實質的(real)或是抽象的(abstract),因為實質的才能「擁有」即 “1”或「失去」即 “0”,抽象的就不能「數碼化」,例如,「信」、「美」、「好」、「多」…,主耶穌說的「小信的人」,「信」還是「不信」?又「玫瑰花」美嗎?「美」還是「不美」呢?…有許多情況下,「數碼化」是無可能,亦是「簡單化」,甚至「膚淺化」了,是嗎?
無錯,「信心」是在基督徒的生命裡面,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對 神的信心就是生命,那麼將之「數碼化」所謂何事?
信仰的基本就是由「信心」建立的,而「信心」的建立是一個連續的進程,好像海上的浪濤那樣,起起跌跌、高高低低,是 “analog” 而不是 “digital”的!甚麼“0信心”?甚麼“1信心”?

3. 「信心的起點」?
甚麼是「信心的起點」?不是由懷疑開始嗎?
參照5章23節「再三地求他,說:「我的小女兒快要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使她痊愈,得以活了。」」完全看不出睚魯對主耶穌有任何懷疑,相反是完全的相信主耶穌?點解?如果有懷疑,為何要「再三地求他」?如果有懷疑,為何相信「你去按手在她身上,使她痊愈,得以活了」?因為睚魯相信只要主耶穌「按手在她身上」,他的女兒就痊愈、就活了,這不是大的信心,是甚麼?
彭講師只看到「小女兒快要死了」就推論因為睚魯到最後沒有辦法,才來求主耶穌,應該一早就來求啦!所以是睚魯「信心的起點」。我想問你有病時,是先看醫生呢?還是先找民間的「神醫」呢?以當時的背景,猶太人他們曉得主耶穌就是 神的兒子嗎?
此外,彭講師話因為睚魯相信「按手在她身上」才有用,所以睚魯的「信心」不及身為外邦人的百夫長,所以睚魯處於「信心的起點」。「按手」是甚麼意思呢?相信彭講師既然是教授聖經的,一定應該知道「按手」在猶太人的宗教禮儀裡是甚麼意思:
「將利未人奉到耶和華面前,以色列人要按手在他們頭上。」(民8:10)
「嫩的兒子約書亞;因為摩西曾按手在他頭上,就被智慧的靈充滿,以色列人便聽從他,照著耶和華吩咐摩西的行了。」(申34:9)

睚魯是管會堂的,是宗教界人事,豈不相信猶太人傳統「按手」的意義?更證明睚魯的信心非處於「起點」。

4. 血漏婦人「信心的見證」
參照5章26節「在好些醫生手裏受了許多的苦,又花盡了她所有的,一點也不見好,病勢反倒更重了。」講到明看了好些醫生,反而睚魯的女兒看了多少醫生?沒有交代哦!但是彭講師就話睚魯有信心問題,而話血漏婦人就是信心的榜樣,可以作睚魯的信心見證,這就矛盾啦,醫了十二年都醫不好,她怎麼不一早找主耶穌醫治呢?到現在病重,才來找主耶穌,按彭講師的邏輯,這婦人的情況與睚魯的情況一樣,所以應該一樣有信心問題,一樣是處於「信心的起點」,那如何有資格見證「信心」呢?
不是「信心的見證」嗎?
是!是「信心的見證」!是給眾人的「信心的見證」!
「血漏」是甚麼病?跟據利末記15章25節:「女人若在經期以外患多日的血漏,或是經期過長,有了漏症,他就因這漏症不潔淨,與他在經期不潔淨一樣。」是不是呢?如果是的話,這個婦人就好可憐的,因為猶太人認為她是不潔的,「…;因那人血漏不潔,祭司要在耶和華面前為他贖罪。」(利15:30)她花盡了她所有的來醫病,結果不但醫不好,病又加重,且一定是又貧窮、又孤獨、又被人「瞧不起」,所以不敢來到主耶穌的面前求,只是混在人群中,相信摸一摸病就會好的了,主耶穌停下腳步,聽這個婦人的經歷,讓她作見證,見證她的信心!見證主耶穌的憐憫、博愛,因為主耶穌願意憐憫有地位的人—睚魯,更願意憐憫貧窮、孤獨、被人「瞧不起」、被人認為不潔的血漏婦人。這就是此段小插曲的目的了!

5. 門徒不專師重道?
主耶穌問誰摸祂的衣裳,你話主耶穌知不知是誰呢?主耶穌肯定知,主耶穌就是要血漏婦人面對群眾,勇敢地作見證。所以,主耶穌的問題,其實是呼喚那個血漏婦人,不是問門徒的,而31節「門徒對他說:「你看眾人擁擠你,還說『誰摸我』嗎?」是否帶著不禮貌的語氣?我看不出,亦不知道,但是彭講師好似在現場一樣,話門徒「好燥」,語氣是好不禮貌的,又話可能是因為門徒代入了睚魯的身份上面,救人要緊,快快去救睚魯的女兒啦,不要耽誤了時間了,如此云云。
門徒代入了睚魯的身份?點解?門徒與睚魯是甚麼關係啊?
門徒跟隨主耶穌一段的時間,應該都了解主耶穌的作風,斷不會如此不敬的,是嗎?

6. 「持續的信心」?
35-36節:「還說話的時候,有人從管會堂的家裏來,說:「你的女兒死了,何必還勞動先生呢?耶穌聽見所說的話,就對管會堂的說:「不要怕,只要信!」」女兒死了,睚魯的心一定沉了下去,手足無措,「信心」盡失。人都死了,主耶穌不用勞煩你了,這是正常不過的反應,當時,有那個知道主耶穌可以叫「死人復活」呢?甚麼“0信心”、“1信心”,甚麼「持續的信心」,「死了」就是「死了」,「信心」都死了!你經歷過至親死亡嗎?經歷過就明白睚魯的心情,未經歷過就最好不要「唱高調」,否則只是顯出自已的「無知」。主耶穌絕對體恤到,此刻睚魯是要重建「信心」,「不要怕,只要信!」所以,睚魯就默默地跟,帶著疑惑地看。

7. 主耶穌罵人?
39節說主耶穌「進到裏面,就對他們說:「為甚麼亂嚷哭泣呢?孩子不是死了,是睡著了」」主耶穌是慈愛的、是憐憫人的、是不輕易發怒的,是嗎?主耶穌亦是柔和及謙卑的,若果你說祂見到孩子的親人「亂嚷哭泣」,祂不但不安慰他們,而且還要責罵他們「亂嚷哭泣」的話,難以至信,主耶穌是這樣不近人情的嗎?絕對不是,相反,我絕對相信主耶穌是以憐憫且溫柔的語氣說出這句話去安慰父母,「孩子不是死了,是睡著了。」至於嗤笑主耶穌的是甚麼人?被「攆出去」是甚麼人?一定不是父母親。

8. 主耶穌的醫治方法
彭講師說福音書裡面,主耶穌醫病的方式是「單一式」的:一是「單用觸摸」或一是「單用說話」,是嗎?看看以下數個例子:
(1) 「有一回耶穌在一個城里,有人滿身長了大麻瘋,看見他就俯伏在地,求他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耶穌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大麻瘋立刻就離了他的身。」(路5:12-13)
(2) 「有人帶著一個耳聾舌結的人來見耶穌,求他按手在他身上。耶穌領他離開眾人,到一邊去,就用指頭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頭,望天嘆息,對他說:“以法大!” 就是說:“開了吧!”他的耳朵就開了,舌結也解了,說話也清楚了。」(可7:32-35)
(3) 「耶穌說了這話,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對他說:“你往西羅亞池子里去洗”(西羅亞翻出來,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頭就看見了。」(約9:6-7)
(4) 「耶穌從那里往前走,有兩個瞎子跟著他,喊叫說:“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吧。” 耶穌進了房子,瞎子就來到他跟前。耶穌說:“你們信我能作這事嗎?”他們說:“主啊,我們信。”耶穌就摸他們的眼睛,說:“照著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了吧。”他們的眼睛就開了。」(太9:27-29)

其實,福音書裡面關於主耶穌的醫治方法,莫充一是,上面舉例的(1), (2)和(4),不是又「觸摸」又「說話」嗎?而例(3),又「觸摸」又「說話」,還要瞎子自已去洗眼,回頭才看見,一個很深奧的神學問題?
再看本堂講道「血漏婦人」的故事,主耶穌又無主動觸摸她,又無用說話,點解血漏婦人的病會痊癒呢?又一個更深奧的神學問題?
神學問題?如果重點只是放在研究主耶穌是透過觸摸或是透過說話來施行神跡的話,如此的神學是否太膚淺呢?
問題好簡單,主耶穌是誰?!神的兒子! 神的道、成了肉身!
無論是透過甚麼方式、藉著甚麼媒介,重點就是指出主耶穌能行醫治的神跡,而能行這些神跡正正就顯明祂是 神的兒子,表明祂有從 神而來的權柄。思想一下,創造天、地、宇宙、萬物的 神,需要透過甚麼方式、藉著甚麼媒介才能行神跡嗎?

9. 「拉著孩子的手」作甚麼?
彭講師話主耶穌「拉著孩子的手」是為了回應睚魯「按手」的請求,是嗎?主耶穌是如此虛偽、如此世俗、如此表面嗎?絕對不是為了回應睚魯「按手」的請求!
彭講師又話主耶穌「拉著孩子的手」是為了潔淨「死屍」,透過令孩子復活而「潔淨」了孩子,是嗎?如此宛轉?那麼拉撒路的情況呢?
舊約的確說「死屍」是不潔淨的,人摸了「死屍」都不潔淨了,主耶穌不怕被人說不潔淨,還「拉著孩子的手」,無論後事如何發展,基督徒都應當感受到主耶穌的心腸是多麼的美善啊!
請不要如此「操作性」地、「機械式」地思考好嗎?感性少少地思想一下主耶穌好嗎?祂是多麼的慈愛、多麼的憐憫、多麼的溫柔、…,看見一個可愛的女孩子死去,父母親在旁多麼的哀傷,主耶穌會如何?「拉著孩子的手」,如何「拉」法?我絕對相信主耶穌是好親切、好溫柔、好體貼、…「拉著孩子的手」,場面是多麼的溫馨啊!睚魯和妻子一定是好安慰的、好放心的、好平靜的、又帶著少少疑惑的在旁守候。

10. 「信心的能力」
彭講師堅定地說:「信心是絕對無能力的,能力在 神那裡。」能力的確是在 神那裡,而我相信「信心」都是 神恩賜的(根據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信心有無能力?無能力的話,那麼又講「信心的能力」,矛盾?!
主耶穌說:「是因你們的信心小。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他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太17:20)「…你們若有信心,…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請解釋這是否「信心的能力」?
彭講師定義說:「信心只不過是工具,讓 神彰顯祂的能力。」又說:「人的信心越堅強的話,神就能夠發揮越大的能力了。」
「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了他,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嗎﹖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吧!靜了吧!風就止住,大大的平靜了。耶穌對他們說:為什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可4:38-40)門徒有沒有信心?沒有! 神的能力彰顯了嗎?彰顯了!
「信心」是否「工具」呢?
神的能力是否因為門徒無信心而削弱了呢?
「人的信心越堅強的話,神就能夠發揮越大的能力了」,是嗎?
可以告訴我「死人」的信心在那裡?
睚魯死去的女兒有信心嗎?甚麼信心?在那裡?
死去的拉撒路有信心嗎?甚麼信心?在那裡?
那個寡婦死去的兒子(路7:11)有信心嗎?甚麼信心?在那裡?
死人有信心嗎?好啦,又來一堆神學問題了?
死人如果沒有信心的話,那 神怎樣彰顯「起死回生」的大能呢?
死人如果有信心的話,按彭講師所說的,那死人的信心應該是極之堅強的,而且比任何一個活人還要堅強,否則怎樣能讓 神發揮「起死回生」的大能呢?「起死回生」的能力不簡單啊!

坦白說,我不識甚麼叫「講道學」,只知道「講道」就是要將 神的話語和教導,正確無誤的傳講出來,用簡潔的、清晰的、合適的說話宣講出來,不是用自以為「智慧」的言語,更不應該依靠「這世界的智慧」,正如使徒保羅說:「你當竭力在 神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但要遠避世俗的虛談,因為這等人必進到更不敬虔的地步。」(提後2:15-16)門徒彼得亦說:「若有講道的,要按著 神的聖言講」(彼前4:11a)

沒有留言: